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北京住房真的进入“8万元时代”了吗?

2015年04月08日 07:3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住房供给是多层次的,购房者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对号入座,开发商也会根据市场需求供给住房。毕竟,如果都盖成豪宅,没人去买,也不是成功的生意。所以,购房者没必要被所谓的“8万元时代”吓住。对政府而言,则应在着力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上下功夫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四环房价将很快进入“8万元时代”,原因是一些地块根据当初土地出让价格综合测算,楼面价格已达5万元/平方米,毕竟“面包”肯定要贵过“面粉”。乍一听这说法,足够让准备出手购房的人恐慌。

  房地产价格与许多因素相关。即使相同地段的楼盘,如果品质不一样,价格也可以相差很多。据观察,目前,北京四环的房价每平方米单价在4万-6万元之间,个别高品质楼盘价格会更高,但平均价格离8万元还有不小距离。可以确定的是,当年开发商以高价格拿到地的楼盘,以相应的高价出售无可厚非,但对整体市场价格的影响还是有限的。

  这是因为住房供给是多层次的,就好像我们到市场上去买衬衫,可以选择买便宜的,如果追求高品质,自然市场上会有更高级的衬衫供给。市场的供给是多样的,可以选择单价较低的区域购买,可以选择购买二手房,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自住商品房甚至公共租赁住房。购房者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对号入座,开发商也会根据市场需求供给住房。毕竟,如果都盖成豪宅,没人去买,也不是成功的生意。所以,购房者没必要被所谓的“8万元时代”吓住,理性分析市场走势和自身需求,适时出手才是购房者应有的选择。

  不过,一些热点城市土地供应不足是事实。一方面,大城市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另一方面,土地供应计划完成困难。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最新数据,2014年,北京市商品住宅用地供应517公顷,仅完成计划的51.7%;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678公顷,完成计划104.3%。而2015年的供地计划中,住宅用地1200公顷,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450公顷,商品住宅750公顷,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比去年减少了27%。

  对房地产价格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的供需关系。在当前形势下,热点城市、核心地段住房单价较高难以避免。与此同时,普通购房者需要更好地解决首次置业和改善性需求的问题,而政府应该在着力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上下功夫。尽管一线城市土地相对稀缺,但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用地能够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对于房价过高的热点城市,对自住商品房等旨在解决居民自住和改善性需求的住房种类应给予更多支持。

  一线城市集中各种优质资源,是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重要原因。有专家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特别是城市群的发展,以及城市群中城市之间互联互通的推进,集中在少数热点城市的人口有望向周边城市纾解,少数热点城市高房价问题也将有望得到缓解。(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亢 舒)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住房租赁新政蕴含行业规范契机    2016年06月07日
  • ·发展住房租赁绝非短期之策    2016年06月0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