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模仿者险送命,标哥难脱干系

2015年04月02日 07:22   来源:红网   乔志峰

  21岁的甘肃网友“云帝龙”称,因一直视陈光标为精神偶像,得知标哥冰桶挑战后,就开始模仿,结果浸泡途中出现昏厥现象,幸得家人及时送医抢救才得以脱离危险,高烧一周才恢复。该网友说,模仿不是为了100万悬赏,自己坚持了不到4分钟就意识模糊。(4月1日《三湘都市报》)

  陈光标已经承认冰桶挑战造假,称浮冰之下是50度热水。模仿者“云帝龙”差点送命的哭诉帖文在网络上公开后,引发公众对陈光标的普遍不满。作为陈光标冰桶造假的揭露者,湖南性学泰斗文德元呼吁网友理性发言,并再次喊话陈光标,督促其向粉丝致歉。身为公众人物,做出欺诈之事且造成了严重后果,道歉是必须的。但事情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陈光标仅仅道歉可能已经无法轻易脱身,他或许还应为此负法律责任。

  模仿者之所以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无疑是出于对陈光标的信任。作为公众人物,陈光标理应诚信自律,不能通过造假的方式来对公众造成误导,并应预知到由此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其行为经其本人及媒体披露后,已经形成公共事件,绝非个人行为和所谓的“带有夸张成分的行为艺术”那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陈光标还悬赏百万激人挑战,其本质已构成《合同法》中所指的悬赏广告,是悬赏人以广告的方式公开表示对完成一定事项的人给予报酬的自愿意思表示。悬赏人面向不特定人发出悬赏承诺后,便已经跟完成指定事项的人构成了约定。《合同法》规定:“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完成特定行为的人请求悬赏人支付报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也就是说,陈光标悬赏100万的做法,让其跟模仿者之间建立了法律关系。模仿者受到伤害,并且这个伤害还是陈光标欺诈和误导造成的,陈光标对此难脱干系。

  同样是在“陈光标吧”,另一名吧龄4.7年的网友“上软烛龙”表示自己的邻居也在模仿偶像陈光标的冰桶挑战过程中睾丸坏死,丧失生育能力。虽然此事尚无法证实真伪,但从科学角度看,冰水浸泡确实会对人的身体包括生殖系统造成极大伤害,轻则受伤,重则送命。因此,我认为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来向陈光标索赔,不仅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需要,同时更是规范某些公众人物的言行、打击欺诈行为和无底线炒作、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