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表意性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表音文字,因此,出现了汉字的繁体和简体。为了保留文字背后的文化传统,有人主张继续使用繁体字;而有人认为简体字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书写的方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认为,汉字还有继续简化的空间,汉字简化的任务还非常重。(2月16日光明网)
关于汉字的繁简之争,其实一直存在,也经常在舆论领域上演、反复。这次,媒体报道的是汉字还有继续简化的空间,其言下之意是汉字简化更好,还应该继续简化;之前,媒体热议的是汉字是否应该回到繁体字时代,不仅有人大代表曾经建言恢复繁体字,连香港演员黄秋生都曾经感叹,简体字损坏了文化传统。
作为一个文化话题,汉字应该简化还是繁化固然可以讨论,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字的价值与作用。但是,一些常识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也需要厘清,如果对这些常识的问题都没有达成共识,那么汉字繁简之争就将陷入一种无聊的争吵——各方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说事,根本无法沟通和交流,共识更是难以达成。
对于坚持简化的一方来说,理由是还有简化的空间。请问,这个简化的空间是什么?是书写更方便?书写方便与否,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对于熟悉简体字的人而言,繁体字的确书写困难,繁杂的笔画让人看上去就有点晕。但是,对于从小学习繁体字的人来说,繁体字真的难写吗?他们反而会觉得简体字有点难认、难写。这是一个文化习惯问题。所以,繁体字难写其实并不是汉字需要简化的理由。尤其是,随着电子化时代的来临,书写繁体字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在日常的书写中,只要会拼音,繁体字和简体字其实一样容易写。即便我们要支持简体字,支持汉字继续简化,也需要找出更迫切更直接的理由,而不是似是而非地说,繁体字难写,汉字还有简化的空间。
对于坚持繁化的一方来说,理由是简体字割裂了文化。这么说,似乎有一定道理。因为,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前确实依托繁体字而存在。同时,中国汉字特有的表意特征也让汉字的字形显得十分重要,如果过于简化,汉字的博大精深就将无法体现。问题是,文字可以转化,当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之后,并不会妨碍文化的传承。而简化的汉字也并非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其对汉字表意特征的留取,还是比较明显的。其实,早在大规模简化之前,就存在着汉字简写的情况,那时,那些简写的汉字也并未伤及汉字的精髓,造成认知障碍。所以,说汉字简化就一定会割裂文化传统委实有些夸大,显得不够严谨。
所以,在讨论汉字简化还是繁化时,应该有这样两个基本共识:简化不是目的;繁化无法恢复。简化汉字的目的不是为了更简化,如果只是为了简化,干脆去掉汉字,直接留用拼音更直接。汉字有其特征,简化有其底线,所谓的简化空间,不能仅仅是字画可以减少,书写更为简单,这将让汉字自废武功。同样,繁体汉字尽管有时看上去很美,但是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在简化字已经成为一种大众书写习惯之后,在繁体字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断代”之后,就必须认识到简化字的文化功能,认清楚繁体字根本无法恢复,也没有必要恢复的趋势。当汉字简化成为趋势之后,趋势就不可逆转。
其实,汉字归根结底是一种书写工具。既然是书写工具,就应该从书写者需要的角度,去考虑汉字的简化或者繁化。如果,书写者觉得不书写繁体字就无法找到文化归宿,那么繁体化就必然来临;如果书写者觉得不继续简化就无法更便捷地进行交流,那么继续简化就会成为新趋势。这才是汉字繁简之争中,唯一可以确定和相信的规律。
而且,这个过程应该是自发的,而非强制的,这是文化文字的自我演变和进化。看看那些不那么规范的网络语言的出现与盛行,就会知道书写者和表达者其实一直在做汉字简化的工作。只不过,他们没有想这么多、这么深,他们想到的只是让表达更自由——汉字无论怎样发展,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表达的自由。如果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汉字的简化,甚至变形,就会发现,简化与繁化根本无需过多争论,书写者会自己作出选择。(李劭强)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