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卖货郎出口成对联,吆喝完还不忘加上横批,“腿收一下”。这样熟悉的场景,多少次出现在我们归乡的路途中。2月9日,下午两点半,北京西开往西宁的一列列车上,盒饭售货员王磊推着小车畅通地走在车厢过道里。虽然春运,北京到西宁全程21个小时,王磊只卖出了50盒,这一数量比旺季少近一半。(2月15日《新京报》)
夏熊飞:相比于市场水平,列车盒饭价格偏高,饭菜的式样以及口味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准,服务态度也只能算差强人意。垄断经营导致的乘客自主选择权利事实上丧失,让很多乘客无奈选择了列车盒饭,虽填饱了肚子,却也是满心怨念。
武洁:21小时仅售出50份盒饭,其实绝非一个正常的市场现象。供需之间何以擦肩而过却无法一拍即合,火车盒饭的供应模式、质量定位与定价机制的错位,才更需反思。而火车盒饭供应的独家化与市场机制的缺失,则是形成这一尴尬局面的机制因素。
屈正州:火车盒饭为什么让大多数人吃不起?有关方面的说法,是运营成本高,铁路部门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来保障加工制作、金属探测、食物保存等工序的卫生安全。此外,铁路部门还在承担盒饭浪费造成损失的风险。但这样为盒饭的“高身价”辩护,终归牵强。
王旭东:火车盒饭的“老三样”真的是太老了,其品种、味道、价格等元素构不成对乘客的消费刺激,或者说,“没有胃口”。有网友留言称,火车上的盒饭,吃过一次,再也不想吃第二次。这可能是共同心声,代表着乘客的消费意愿。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