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进口酒业务部2月9日被曝在云南举办奢侈品酒会,一顿喝掉数万元红酒,且住宿和餐饮严重超标。中粮集团子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对此回应称,经过公司调查了解,此次活动属正常的商业活动,会议预算12万元,没有发现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月10日《新京报》)。
相对于不理睬不解释,中粮能对这一问题及时作出回应,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作风建设带来的成果。但仅有一个好态度还不行,更重要的是,回应要让人信服。可现在浏览一下网友的评论,几乎是质疑声一片。由此说明中粮的回应,还需要进行一番补写。
不要轻易给质疑贴上“老不信”的标签,这不是对待舆论监督应有态度,而且容易消融争议的积极性和正义性。学会在监督下工作,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学会正视质疑,穷究质疑有没有道理。本着这样的原则出发,进行具体地分析,中粮对酒会的回应,还是存在两大疑点的。
一方面,出入情况较大。此前有参会者声称一顿“喝了20万元的酒”,且在一家高尔夫酒店开了12个标准间,21个豪华单间,16个海景单间。而现在中粮声称,会议没有安排旅游、参观、高尔夫等任何与产品推广无关的活动,内容只涉及葡萄酒知识培训及市场推广,会议预算12万元。两个版本的差距十分明显。如果说前面的爆料存在事实性出入,考虑到爆料带来的形象危机,以及产生的重大影响,中粮为什么不按图索骥努力寻找参会者,为什么不让当事人现身说法?
另一方面,想象空间比较大。中粮声称,会议花掉的费用,包括住宿、餐饮、会议室租赁、租车费、酒水等实际发生费用共计100836元,其中包括品鉴进口酒费用20581元。说到这里,不禁想到了“学酒哥”。2013年1月15日,网曝珠海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总经理周少强等人,在当地一家豪华会所公款消费,一顿饭仅红酒就喝了12瓶。珠海市国资委调查后称,当晚只喝了6瓶,另6个空瓶是“学习红酒知识的道具”。此论一出,舆论哗然。而后珠海市纪委核查称:国资委此前调查结果不实,周少强一顿晚餐共计消费人民币37517元,其中消费红酒12瓶,红酒共计23706元。有此先例在前,舆论怀疑又有什么奇怪的?
没有说服不了的民众,只有没有说服力的证据。既然现在舆论的怀疑还是满天飞,那就有必要进行一番深入调查。调查的方式自然不是自查自纠,应该由纪委这样的权威部门出面,进行权威的调查,公布更有公信力的结果。有人担心会影响企业经营,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既然是正当的经营活动,又有什么不能调查不能公布的?如果存在担心,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又凭什么不能调查?权威的调查,不仅是对民众的负责,也是对企业的负责。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