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信息泄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回应,针对个人信用卡等信息网络泄漏问题,我国将加快研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监管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居民信息泄漏举报渠道,互联网公司有责任遏制非法个人信息交易。(2月1日新华网)
这个大数据时代,赋予了我们社会及个人的利益和便利,而随着信息化发展,也严重侵害个人隐私、财产等权利,威胁到个人尊严、市场秩序、贸易和国家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人们要求保护个人信息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毫无疑问,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加快立法已经势在必行,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尽早付诸实施。
从现状来看,虽有涉及,但却存在诸多缺漏。比如民法通则有关隐私权的简单规范,不能应对当今企业与消费之间的信息问题,难以起到保护作用,而刑法仅涉及金融单位的工作人员信息犯罪问题,无法追责金融机构,消法对商家收集使用消费者信息等也缺乏规范,可以说,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我们还有着很多漏洞。
当然,立法保护并非只是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相关法律法规有缺漏我们对症下药进行填补就好,某种程度上说,这无助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从现实来看,我们缺的不只是法律法规条文,缺的更有法律的执行力。就现有法律法规来说,比如即使商家、企业侵犯个人信息权益,个人也无法与其进行抗争,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在各种格式合同中的授权或免责条款,无疑让个人无法与之抗衡,再加上信息泄露源头众多,即使遭遇信息泄露及侵害,作为个体首先在举证上存在困难,难以胜诉,而且诉讼成本对个人来说也是极其高昂的,也会使普通个人对此望而却步。这就使得法律法规失去了应有的执行力和保护能力,因此而言,当下尤其需要解决的更有执行力。
在立法上,我们需要强化和保障个人与企业、商家等各方对抗的能力,提供司法救济和援助,比如公益诉讼等。同时,需要厘清管理部门职责,强化责任追究,从而强化对企业、商家等各方侵犯个人信息渔利的打击力度。而更重要的是,必须让违法行为付出惨重代价,不仅要加大罚款额度,还要严厉追究其刑事责任,让违法者望而却步。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