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放“低”姿态 新媒体亲民不能止于眼球效应

2015年01月30日 10:18   来源:东方网   徐新明

  信息更新好快”、“随时随地阅读,好方便”、“图文图表并茂,很生动”……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新媒体集中亮相,东方网、澎湃新闻、新民网、上海发布、上海观察等都推出了适合移动互联网的全新报道形式,让两会进一步放“低”了姿态,走近了更多市民,也更加体现出亲民的味道。

  的确,过去,两会报道基本上就是纸媒、电视台、电台,曾经有人吐槽过两会报道略显单调、缺少新意。

  今年情况大不一样了。新媒体架起了两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使得两会报道更亲民了、更新颖了、更有趣了。概括起来,大致有三:一是形式新。新民网的动态图解、移动直播;东方网的“东东带您看上海两会”;《澎湃新闻》的现场声,让网友身临其境,犹如进入两会现场,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内容精。《上海观察》的一篇篇高质量稿件从不同切入口解读两会,网友捧着手机,直呼“涨知识”;不仅如此,两会报道优中选优、随时更新。三是传播快。标题“萌萌哒”,内容“涨姿势”,形式“也是醉了”,使得新媒体关注度高、影响力大、传播力强,不仅吸引了代表委员们竞相转发,而且赢得了民众更多的关注。

  新媒体能够如此火爆,“萌翻”众多网友,给我们有好多启迪。这说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可以推陈出新;可以改变呆板严肃,只会使用口号或官方语言;也可以运用公开透明、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更可以亲民,吸引民众的眼球。

  然而,热闹之中也有隐忧。有人担心,时间一长,观众是否审美疲劳了?有人疑虑,两会议案、提案能否一条条落实?由此可见,新媒体传播手段不能止于眼球,更不能亲民仅仅只是一种“秀”,其传递出的话题,应该要贴民生、接地气,这才是关键。只有这样,新媒体才能在有限平台,传递无限价值。

  去年两会上,有委员提出,曾向有关部门提出“提倡用公筷用餐”,当时回复是“解决采纳”。然而一年多过去,该委员发现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所以,新媒体能否不仅让会场声音直达寻常百姓家,会后的动作也能被更多人关注监督?在这次两会举行的网上交流中,市政协主席吴志明也明确表示,将分批逐步向公众公开委员提案。提案公开了,过程透明了,结果敞亮了,才能避免“热热闹闹一周,冷冷清清一年”的尴尬境况。为此建议,新媒体能否向代表和全社会公开有关民生的议案、提案的内容、办理的过程和办理的结果?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曾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创新,重点就是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那么,新媒体能否在拓宽老百姓的参与渠道、创新监督方式上,提供新的平台?能否把群众感受、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标准?能否从根本上推动两会“目光向下”,更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这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