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王一鸣: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2015年01月29日 07:3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编者按 当前,我国已进入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今后二三十年,城镇化将继续是带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创业就业、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战略选择和重要动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将秉持怎样的发展理念,呈现出一幅怎样的发展图景?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提升发展质量的新阶段,既面临巨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城镇化率稳步提高。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农村改革为主动力,城镇化开始恢复发展,1978年至1984年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23.01%,平均每年提高0.85个百分点。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以城市改革为主动力,城镇化实现平稳发展,1984年至1992年城镇化率由23.01%提升到27.46%,年均提高0.56个百分点。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本世纪初期,以市场化改革为主动力,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至2003年城镇化率从27.46%提高到40.35%,年均提高1.19个百分点。本世纪以来,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主动力,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2003年至2013年城镇化率由40.35%提高到53.73%,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过去30多年,我国城镇化呈现以数量规模扩张为主的基本特征,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的2.6亿农民工及其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城镇内部出现的新二元结构,制约了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和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带来社会风险和隐患。

  第二,大量占用土地,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城镇化进程中,占用大量土地进行开发建设,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导致耕地减少过多,城镇空间扩张快于城镇人口增长,加剧了城镇化与土地资源紧缺矛盾。一些城市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第三,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大城市病”开始显现。东部一些城市人口资源矛盾加剧,中西部城镇化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优质资源过度向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配置,导致人口过度集聚,出现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大城市病”,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却因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第四,城镇建设贪大求洋,缺乏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城镇建设千篇一律,不考虑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

  总之,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过去一个时期以数量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道路越来越难以持续,加快向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质量提升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转型势在必行。

  我国城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一方面,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据国际经验,城市化率在30%至70%区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仍在快速发展区间。另一方面,主要依靠廉价农业劳动力转移、大量消耗土地资源、城市建设规模扩张等传统方式推动城镇化已难以为继。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推进新型城镇化,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从机遇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有利于城镇化从外延扩张转向品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不断健全,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有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有利于城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城镇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扩大,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有利于城镇化优化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近些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利于破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从挑战看,一是解决进城农业转移人口真正享受城市居民各项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并建立成本分摊机制;二是优化城镇布局和城市规模结构,增强中西部城市特别是中小城镇对人口的吸引力,需要矫正城镇资源配置方式,对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城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和障碍;四是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延续城市文脉,传承城市历史,要求大幅度提升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战略取向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关键是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需要明确内涵和战略取向。

  第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要创造居民稳定就业的条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真正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真正实现人口城镇化。

  第二,新型城镇化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要坚守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划定生态红线,保护绿色空间,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第三,新型城镇化要优化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加强城市内部空间治理。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第四,新型城镇化要传承文化。历史文脉,是城镇生命力所在。要根据城镇发展的人文历史和资源禀赋,保留和利用不同历史文化积淀、民族风情特色,打造各具文化魅力的个性化城市。

  第五,新型城镇化要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城镇化宏观管理,发挥政府在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作用。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逐步释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活力,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功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 王一鸣)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