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公务员中吃饭“有些抖”的都是什么人?(图)

2015年01月19日 09:08   来源:钱江晚报   刘雪松

公务员中吃饭“有些抖”的都是什么人?

安大帅 绘

  你在说反腐不该连职工的福利都停了,他在说出去吃饭都有些抖了。这就是全国总工会就工会职工福利发放做出细节性解释后,几近驴唇对不上马嘴的又一场误读。

  昨天的现代快报就这个话题采访中,发现部分公务员对于“八项规定”出台之后、除了正常的工资奖金外“几乎没有发放任何福利”,表现出明显的失落感。从前三八节男同事跟着女同胞享受的踏青没有了,年终考核一万多元的奖励不发了,逢年过节的实物和过节费也没了,每年一两次的公费旅游取消了,“别说公款吃喝,现在我自己出去吃饭都有些抖”,“如果遇到不了解情况的,给你拍张照片,发到网上或举报到纪检部门,一般处理都是先停职然后配合进行调查”。

  明明是多拿多占了纳税人的供奉,他说是反腐连洗脚水和孩子被一起倒掉了;明明是国家公职人员自律并接受社会监督的应有之举,他说哪怕自己挣钱与朋友吃个饭都有些抖了。这种委屈感,其实是把不正当的福利当成了应有之财,把应有的常态当成了不正常的状态,是“当官不易”的苦水在公务员队伍中的继续倾倒,充满着对曾经的优越感被反腐倡廉和八项规定剥离之后的留恋与惋惜。

  公共机构成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收入靠工资是理所应当的。这也是区别于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的关键所在。但往往,一些公共机构的成员,习惯了从前的工资基本不动、烟酒基本靠送,一旦中止了从前本不应有的所谓福利,加上吃穿住行不能报销了,便左右不自在了,花费手就抖了,心理失衡了。这种“当官不易”的矫情,说到底还是官本位的天生优越感在作怪。

  从来就是自掏腰包吃饭的企业普通职工,去哪家饭店消费手也都有些抖的。毕竟一顿下去,是一个月工资中不小的一块。如果还有不抖的,也是因为习以为常了,或者是点单时扣在了实实在在的支付能力范围。而今天的公务员有些抖,要么是还想吃得与公款报销、旁人请客时一样豪华,自己掏钱时心疼得手在抖;要么是做得不坦荡,吃起来不踏实,提心吊胆心在抖。

  公职人员自掏腰包下馆子,是自己的合法权利。民众的监督哪怕有误会,也是清者自清的正常事。一些官员觉得不自在、有委屈,其实是留恋过去的小包厢,怀念从前的好福利。

  真要这么委屈,不妨请便。中国不缺为人民服务充满激情、心甘情愿的人。自掏腰包吃饭都在抖的人,纳税人不供不养也罢。他们带着这种情绪上班,最终委屈的肯定是人民大众。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