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冬季感受古巴旅游热

2015年01月15日 07: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曾德金

  “去古巴‘养猪团’过冬吧!”

  这个冬天,在“千里冰封”的多伦多,这是笔者收到的最具感染力的问候了。

  所谓“养猪团”,是指一种把机票、住宿、吃喝玩乐全包括在内的度假套餐。对于那种不是特别注重游玩项目的人来说,去古巴白净的巴拉德罗沙滩晒晒太阳,感受一番加勒比海的热情火辣,品读几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四星级酒店包吃包住,大鱼大肉任选,各种酒水随意喝……那真是这个冬天最吸引人的消遣。

  相比夏天游人如织带来的喧嚣,多伦多的冬天不免显得死寂而漫长。尽管如此,每年冬季“多伦多+古巴游”这一经典线路令多伦多旅游市场增温不少。各种旅行社都推出折扣不等的优惠,为期一周的旅游团费用大约每人700加元(约合3640元人民币),若货比三家,或许能拿到500加元左右的优惠价。

  “多伦多+古巴游”这一旅游线路的热度逐渐升高,旅行社的报价也“水涨船高”。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多伦多+古巴游”这一线路。这主要受惠于古巴对持中国护照游客免签的政策。加拿大安大略省旅游局不失时机地推出“多伦多+古巴”的旅游线路,中国游客可以从多伦多入境加拿大,参观完一些诸如尼亚加拉大瀑布等著名景点后,飞抵古巴游玩数日,再从多伦多返回中国。

  笔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上述为期11天的跟团旅游报价为每人2万元人民币左右。

  据安省旅游局介绍,多伦多到古巴的飞行航程只需3小时,季节上,游客可体验“冰火两重天”的气候差异,而人文方面也有不同的感受。由于冬季古巴本来就是加拿大人的热门出境目的地,所以航空运力和价格都能得到保障。而安省也在逐步扩大对中国的旅游宣传。

  事实上,中国到安大略省的游客近年来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跃升为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之后的第三大来源国。来自安省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16.2万中国游客来到安大略省,为安省带来3.5亿加元的旅游消费,预计到2017年,中国游客消费将达12亿加元。

  其次,2014年年底,古巴与美国达成协议,双方将通过谈判以恢复两国中断时间超过50年的外交关系。若谈判顺利,美古建交后将推动两国经济往来快速增长。

  加拿大业内人士预计,未来赴古巴旅游的美国游客人数可能呈现井喷式增长,为古巴旅游业带来可观收入,因此“多伦多+古巴游”的经典旅游套餐价格未来必然会上涨,涨幅将高达20%至30%。

  再次,从根本上来说,古巴本身良好的旅游资源是“多伦多+古巴游”这一旅游线路备受青睐的原因。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0日,古巴接待外国游客数量突破300万大关,喜创新高,比上一年增长5.3%。

  笔者了解到,古巴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很多景点依旧保持着原生态。此外,古巴雪茄等产品,历来深受游客追捧。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美古握手的“背后”和“之后”    2015年04月13日
  • ·习近平访问古巴:叙旧情 谱新曲    2014年07月24日
  • ·奥巴马古巴行的“表”与“里”    2016年03月22日
  • ·美古重启外交关系仅才抬脚    2015年07月0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