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中午12时30分许,一碗免费的葫芦头泡馍端到61岁的保洁员沙师傅面前。“我在西安做保洁员十几年了,从没吃过葫芦头,一碗近20元太贵了,没想到今天吃到了免费的。”家在商洛的沙师傅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1月12日《华商报》)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心酸的场景,但却真真切切存在于现实当中。葫芦头是陕西的一种风味小吃,和羊肉泡一样是一种大众喜欢消费的食品。然而就是这个以猪大肠为主要原料烹制的特色小吃,很多人一生未曾享用。这也难怪,面对20几块一碗的葫芦头泡馍,一天辛勤劳动却只有几十元收入的保洁员,确实不忍(或不敢)随意出手,如果家庭还有其他负担,那就更得捂紧口袋。这也就是许多保洁员每天早饭不到5毛钱,好多人舍不得在外面买饭吃,中午扫到哪,就在哪里的路边随便吃两口冷饭的原因。也正因为这样,61岁的保洁员沙师傅面对一碗从未吃过的葫芦头,会心里一热,眼眶里含满泪水。
非常感谢桃园街办保洁片长刘顺秀,是她把保洁员的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非常感谢“王老大葫芦头”泡馍馆的老板王举旗,当他偶然听到保洁员的用餐情况后,主动找到刘顺秀,表示希望能请保洁员吃顿饭,而且以后每月一次。于是,本文开头那温馨的一幕,就走上了媒体的版面。而王老板看到记者拍照,显得特别不好意思,他说:“我没打算让媒体知道,就请保洁员们吃个饭,悄悄把事一做就行了,既然你们来了,那就请媒体监督我,以后每个月,我一定会按照承诺请这些保洁员们吃碗葫芦头。”
普通的刘顺秀和普通的王举旗,把怜悯和仁爱化作践行,把人间良善传递出来,温暖了寒冬中的保洁员,也温暖了无以计数的读者。在很多人眼里,一碗葫芦头不就是一种大众化的食品,可在相当一些人看来,它还是十分奢侈的消费。而对不幸落入这个群体的人,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不然就是一个冷寂、苍白的社会,再多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也难掩“几家欢乐几家愁”的苍凉。
王老板的善举,无疑是“正能量”的彰显,但个体的能量毕竟有限,需要更多善良的呼应和效仿。更重要的,是国家要想尽一切办法,缩小两级分化的差距。可是遗憾,我国目前的国民收入差距达到10.7倍,远远高于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人家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
保洁是一份十分普通的工作,不是什么经天纬地的大业,但谁又能离开保洁员呢?扩而大之许多一线劳动者,拿到手的月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和两三万元以上的高管相比,不仅薪酬差距很大,隐形收入和福利待遇更是鸿沟深深。这已经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这种状况不加改变,谁又能说沙师傅的泪水,不会化成愤懑的情绪。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