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环球时报:安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14年10月30日 09:18   来源:环球时报   程毕凡

  近年来日本安倍政府的扩军备战步伐不断加速,毫不掩饰地把中国作为假想敌。日本右翼势力甚至设想了多种与中国开战并战胜中国的脚本。在和平时期,一个大国对紧邻大国进行如此嚣张的军事挑衅是极其罕见的。

  但在此背景下,安倍亲自多次呼吁或派人送“亲笔信”,要求实现所谓“不预设条件”的中日首脑会晤。日本右翼向来精于算计。目前中日之间的分歧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日本对侵略历史的翻案;二是不承认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主权之争。因此,所谓“不预设条件”就是首脑会晤既不能谈日本对侵略历史的认知,更不得涉及钓鱼岛主权争议。显然,这表明恰恰是安倍自己预设了首脑会晤的前提条件。

  对此,我们必须在国际舆论上予以点破。安倍的如意算盘是,如果中国接受了这种首脑会晤,那就等于宣告中国立场软化和妥协。他将更加肆无忌惮地沿着右倾化道路走下去;如果中国不接受,他则可以借此大做文章攻击中国立场僵化无意缓和中日关系,从而占领舆论高地。应该说后者正是他的本意。

  安倍至今毫无诚意可言。中国外交部当头一棒要他“非诚勿扰”。但笔者认为,似乎还可以再进一步采取主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日关系当前最紧要的是避免发生军事冲突。为此,不妨提议中日可举行首脑会晤,但中心议题应是谈谈双方如何以和平方式解决有关东海尤其是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安倍傍靠美国狐假虎威,频频挑事,中日能否避免冲突已成为国际社会关切的一个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中日争端的倡议肯定会大得人心。如果安倍接受这样的首脑会议,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弃不承认中日存在钓鱼岛主权之争的荒唐立场;而如果他拒绝,则会暴露他的好战本质。

  由于安倍一伙的一意孤行和日本国内民情的右倾化,很难排除中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日本右翼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总是要歪曲捏造事实,大搞舆论战。因此,我们在对日舆论战中绝不可掉以轻心,要减少应对式的被动做法,实行主动的、多方式、多手段的据理造势。安倍在国际舆论上受到的压力越大,顾忌就越多。▲(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亚太与世界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