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是西医赚钱的圈套”不能成厚黑的道具

2015年01月09日 10:46   来源:光明网   堂吉伟德

  年年体检,体检的项目都差不多,身边朋友很少有数据完全正常的,可是再仔细做个检查,好像实际上也没有多大问题……对于体检,不少人都有这个印象。因此微信上流传的《我为什么从不体检》的稿子似乎把有些话说到了人的心坎上。这篇文章以一个中医的“真心话”反思体检,指出体检只不过是西医赚钱的一个圈套,无法改变我们的健康状况,并且指出调理身体应该仰仗中医。(1月8日《扬子晚报》)

  “体检没用”是站在中医的立场上,对西医的绝对抵制,也可以作为近年来,中西医孰优孰劣论战的一种延续。作为一种预防性筛查,“体检”的经济实用性已被事实所证明。而从医保政策的效率来讲,也将体检预防作为最有效的方式。然而,《我为什么从不体检》稿子所引发的共鸣,不过是厚此薄彼的唱衰,就如同一些人将中医视为伪科学而完全否定一样,人为制造矛盾把中西医弄成了势不两立的对立面。

  体检当然有用,只是看用什么方法的指标来体检。其实,不仅西医的技术法可以体检,就是中医的望问闻切也可以体检,都能对身体的真实状况,进行一个大概性的判断。有专家认为,体检的目的是防微杜渐,对于一些无症状的疾病,可采取相应的治疗或防护措施,以免病情恶化;对原来就患有的疾病,可以了解当前的情况,如果病情加重,可采取针对性治疗;如果病情稳定,可继续动态观察。体检未发现疾病,也可做到心中有数。

  如此简单的道理,在中医狂热崇拜者看来,却成了打击和诋毁西医的武器,以期把公众视线拉回到对中医的重视上来。然而,有用无用公众心中有数,还得靠实际的效果来说话,否则体检也不会日益引起公众的重视,各医院也不会专门成立“体检中心”。相反的是,要改变中医式微的局面,实现中医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必须立足于对科学的尊重,借助于西医在体检上的优势,以发挥中医在“治人”和“调理”上的长处,实现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从而真正为公众的健康和治病共同发挥作用。

  中西医的争论由来日久,最近的例子是前不久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脉诊验孕对垒”,远的有鲁迅与徐志摩的隔空论战——前者认为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后者则认为西医是“把人当标本”。不过,双方争议并不在同一个语言体系上,以各自利益作为立场显然难以达成一致。更重要的是,这种争议已然脱离了科学的范畴,成为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与对立。因而,抛开成见与偏见,回到“治病救人”这一共同的标准上来,才能看到中西医各自的优劣,并以此建立更为广泛的共识,实现中西医的融合与协同,共同惠及人的健康。

  必须意识到,人的寿命增长和健康保障,与中西医的共同作用密不可分,体检更是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体检有用与否“要靠效果说话”,更不能拿个别的例子来进行佐证。“体检是个圈套” 不能成厚黑的道具,人为制造中西医的对立,既是对科学的漠视,也是对健康的轻忽,对中医本身的誉度也没有好处。中医讲求的是预防与包容,为何其追随者无以保持理性?中医何以面临着式微的局面,需要引起业内外的反思;中医如何在西医的冲击下实现繁荣,与其在厚黑到底,不如在尊重对手的同时做好自己。没有了兼收并蓄的涵养,中医就很难有可期的前景,也无以让公众重拾情感追忆。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