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农鲜奶浇地,牛奶为何“悲伤”逆流成河?

2015年01月07日 14:50   来源:中国江苏网   赤色鹿苑

  京新报1月6日报道,由于奶价狂跌,鲜奶滞销,河北行唐县奶农李娟(化名)最近多了一项任务,把交不上去的鲜奶提到养牛小区周围的田里倒掉。和李娟一样,很多2014年上半年刚刚高价买入奶牛的河北省奶农们正忍受煎熬。

  说起倒掉鲜奶,我们不禁会想到当年经济大萧条的时,西方资本家把大量鲜奶倒入大海的场景。本以为只会出现在经济学教科书里的故事,如今却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当年发生在美国资本家身边的经济动荡,事后归结于胡佛政府对市场的放任和不干预的政策,而在如今在国家充分参与市场经济调节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且听笔者向大家说道一二:

  市场大环境:企业生产能力不足,导致奶源收购能力下降

  但凡形成产业规模的地区,一定会有完整的生产链作为支撑,同样新闻中的养牛小区亦不例外。他们挂靠当地产奶企业,由企业、私营老板、奶农三方出资建立,并且与当地企业签订了收购合约。然随着中国奶业以“三鹿事件”为首的一系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后,中国奶业陷入了空前的“信誉危机”,食品加工企业和消费者对本土奶源持有不信任态度,纷纷转投进口奶源消费。于是,中国的奶业被迫进行了一些列整合与行业洗牌:本土小型奶制品企业纷纷倒闭,国内知名奶企业也不得不对生产规模下调,由此引发的结果便是奶源收购能力的下降,企业只能按照原计划的70%-80%收购,有时甚至更低,而每头奶牛的日产量基本是稳定的,减收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奶农日产鲜奶的大量滞销。

  行业总趋势:行业改革导致“散兵游勇”失去市场

  新时期的农业生产都有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趋势,相比之下,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小农经营模式”逐渐在市场的竞争中失去了竞争地位,面临淘汰。一方面,小农经营的成本较高,且波动性较大,难以控制成本。而规模化生产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与严格规范的生产流程可将成本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出厂价,从而有较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小农经济由于生产者素质的差异,会导致生产的产品的品质参差不齐,很难直接用于生产,有时甚至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当年的“三聚氰胺”便是实例。而集约化生产的统一标准则能够对产品品控进行最大化控制,同时对资源和环境的友好程度也相对较高。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国内各大奶制品企业纷纷自建生产基地,不再外购,散养户的奶源因此便更鲜有人问津。

  决策欠考虑:奶农不能把握市场规律,盲目跟风

  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产品价格根据供需关系上下浮动,这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可是很多奶农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2013年下半年出现全国奶荒的时候,鲜奶的价格飙升至5元每公斤,大部分的奶农因此尝到了甜头,并且选择了在此时期扩大经营。可是,凡是都有“物极必反”之理,2014年全年,鲜奶价格都在4元左右徘徊,甚至一度跌至3元。由于成本的压力,农户将很多在上一年花万多元买进的奶牛,低价甚至按照肉牛的价格处理,亏损数万。商品经济市场一直有“低价买高价卖”的说法,这种反其道而行,只根据价格的一时的高低就盲目进行投资,事后的哑巴亏也只能自己打掉了牙往肚里咽了。同时,因为鲜奶商品的特殊性,在价格低迷时,利润甚至不够储存和运输的费用,为了保证现有市场产品价格的稳定,多余的牛奶也只能进行这样的“无害化”处理了。

  山东烂在地里的大白菜,内蒙古堆积如山的滞销土豆,近两年频频报道的“农产品过剩”的新闻,与河北奶农鲜奶浇地一样,是中国农业转型发展出现的“小插曲”,供需信息的不对称和小农经营模式的局限性是促成类似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然而,如何尽可能的规避在农业生产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时出现的种种“阵痛”,是我们政府和个人都应该值得深思的课题。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