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疆色变:用影像消融误解

2015年01月05日 09:18   来源:人民日报   库尔班江·赛买提

  如果我的点滴努力,能够让社会的不同群体增进彼此间的信任,那便是我这个摄影师最大的梦想

  作为一名出生在新疆和田的80后,回望刚刚过去的2014年,最欣慰的事情,就是自己拍摄采访记录的《我从新疆来》,一本记录100位与新疆有关的普通人故事的书,出版发行了。

  从去年初开始策划,到3月启动拍摄、7月进行编辑、10月正式出版,忙碌换来的是一个同名的图片专题、一本书、一部已经开拍的纪录片,以及中央领导的接见。这些收获,也印证了《我从新疆来》扉页上的那句话:越努力越幸运,越勇敢才能有改变。

  对于不少人而言,新疆有些神秘、陌生。人们对新疆知之不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少数极端暴恐事件的发生,有的人谈疆色变,对新疆人也采取回避态度。在内地,从外貌到语言,从生活方式到宗教信仰,新疆人由普通变为特殊。因为一些暴恐事件,我也曾被“殃及池鱼”,有过被房东轰走、被网吧拒绝、被酒店检查的经历。我理解这些极端事件带给人们的伤害,但新疆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可怕,绝大多数维吾尔族人以及穆斯林都是善良的、热爱和平的。

  看到那些谈疆色变的言语,特别是一些极端言辞,我为此伤心、抱怨甚至愤怒过。我曾经拍摄了很多新疆的秀美风光,希望增加人们对新疆的好感,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感到那些真实的人和事最动人,于是开始了《我从新疆来》的策划。当昆明暴恐事件发生后,我更加快了拍摄进度,一个月内采访记录了30个人,作为第一批人物发布到网上。短短一天时间,网页点击量就达到了2500万,留言4万多条。很多评论令我信心倍增,此后3个月,便马不停蹄地飞赴各地寻找新疆人的故事。

  我还参加了北京卫视的《我是演说家》比赛。当时,我演讲的题目叫《忍的力量》,讲述了我如何调整心态、冷静面对误解,最后用理性沟通和自身努力消除误解的过程。这也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推动我4个月跑了近20个城市和地区、采访联络近500人。我希望用普通新疆人的故事,让更多人重新认识新疆和新疆人。

  记得比赛那天,台下一位维吾尔族小姑娘一直在给我加油,并起身讲述了自己在东北出生长大却因一些误解遭遇不公的事情,她对我的想法与做法十分支持;而我的节目导师,也讲述了他曾经只因光头而被特殊对待的遭遇。这些故事让我当场落泪。因为少数人的错误做法而对一个群体有特殊印象,在我看来是人类文明持久不愈的癌症。而这也正是我拿起相机的初衷,我想力所能及地去告诉人们长久以来没有看到的事实,用影像为这个社会做化疗。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我挺欣慰。《我从新疆来》中的人物来自13个不同民族,他们或许信仰不同,或许没有去过新疆,但却折射出多元、丰富的真实图景。如果我的点滴努力,能够引发大家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进行更多思考,让社会的不同群体增进彼此间的信任,那便是我这个小小摄影师最大的梦想。

  (作者为摄影师、纪录片工作者,著有《我从新疆来》)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