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烟花"倒逼民俗文化创新

2014年12月25日 10:41   来源:东方网   汪昌莲

  24日上午,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了解到,在北京执行烟花爆竹“禁改限”政策的第10个年头,烟花爆竹销售空间再次被压缩,各经营单位允许销售的时间确定为腊月二十五至正月初五,从原来的20天下降到10天。网点数量预计将会比2014年春节期间的1174个更少,实现了5连降。(12月24日《法制晚报》)

  每年春节,震耳欲聋的鞭炮和绚丽绽放的烟花,烘托了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与此同时,经历了几个解禁的春节后,“过年放烟花”的古老年俗,在今年又成为公众巨大的心结;特别是,面对重度雾霾天气,春节燃放烟花,又遭遇了新一轮涉及安全与环保的质疑。如此语境下,北京进一步压缩烟花爆竹销售空间和销售网点,显然是一种积极的应对之策。

  尽管坊间禁放呼声很高,但北京也没有将燃放烟花一棍子打死,去立法予以全面禁止。2014年春节,北京执行空气重污染预案,如遇红色或橙色预警,全市将禁放烟花。而针2015年春节,将进一步压缩销售空间和网点,实际上是在延续“禁改限”政策,体现了政府施政更理性,既彰显了环保理念,维护了公共安全,又尊重了民俗文化。燃放烟花鞭炮,是春节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过节的一种标志。中国人的鞭炮情结没完没了,延续了几千年,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燃放烟花鞭炮引发了一些问题,就将这延续了几千年的民俗文化扼杀掉。

  勿庸讳言,燃放烟花鞭炮既污染了环境,又容易引发火灾。但干任何一件事情,总是有利有弊,政府的施政理念,就是怎么趋利避害,避免一切事物的害处,而将好处加以发扬和传承。假如我们因为一件事情有害就加以禁止的话,那么我们就什么事情也不要做了,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害处的。吃饭也可能被噎到,喝水也可能被呛到,走路也可能被车撞到,甚至笑都有可能笑岔了气,但我们依然要吃饭、喝水、走路和笑,因为燃放烟花鞭炮污染环境或引发火灾就去禁止它,是不可取的。

  可见,限制销售和燃放烟花鞭炮,倒逼民俗文化创新。若想过一个低碳、环保、安全的春节,除了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引导之外,关键是市民要转变观念,创新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我们可以想得更全面一些,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研发和生产一些新的环保型的烟花鞭炮品种,如电子烟花鞭炮等;同时,制定一些限制燃放的规定,比如限定燃放品种、区域和时间等;降低它的危害性,让它只给我们带来欢乐。

  编辑点评:

  传统需要延续,环境要靠大家。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