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陌生人的友善,怎么找回

2014年12月11日 09:32   来源:人民日报   

  19岁少年微博直播自杀,最终在网友围观中逝去。一个年轻的生命以这种方式戛然而止,让人唏嘘。一个人的歧路走到底,照见社会的某些“集体无意识”,也让人沉重。

  这诚然是一个极端个案,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疏远社会情感距离的东西,正在不断交叠,比如原子化的社会结构、快速的生活节奏、网络化的交际方式等。是不是快递小哥前脚交货,后脚就砰一声关上了门?你有多久,没有目送朋友的背影了?不是我们不喜欢,只是经常“忘掉”。对人的初心,该怎么找回?本期微议录摘编了几位网友的见解,和大家分享。

  别总带着职业化表情

  爱、同情、帮助,这些温暖的词,是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词根,像基因一样写在我们的血脉里,从不曾枯萎。然而,现实的匆忙让每一个渴望与他人交换热情的心,蒙上了一层生人勿近的表情。

  话说回来,消除芥蒂、主动伸出友善之手,并不是那么难。细微的温情就能够融化寒冰。最近陪父亲看病,一项超常规检查价格不菲,懂行者一看即知病情严重。收费处的姑娘抬头看看我,轻声说,不要紧的,我们医院很擅长这方面治疗,有很多成功先例。说话时,职业化的表情完全被另一种冷暖可察的生动与关怀替代。

  地铁上,有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小区保安远远看到就拉开大门等候……这样的友善虽不足以解忧,但总让人温暖。人与人之间这种无关功利的真情流露,正是美好世界的希望所在。

  (@慢慢变蓝) 

  在躁动中找到平静点

  每每在拥挤的马路上开车,隔壁车里的“骂声”让人无言以对,恶意超车的“炫酷”也让人冷汗直流。人们看上去都很急、很躁,礼让、热情、友善就这样在一件件小事中溜走了。

  生活节奏很快,人们烦躁不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为生活准则,对身边的危难无动于衷,又或用“拍照、微信、点赞”取代掉“报警、救人、同情”。然而,人贵有情,不论事有多急、也不论心有多躁,都不能给人情淡、情义薄找借口,心中的爱也不能在急躁中流失。

  保持初心不易,需要在躁动中找到人心向善的“平静点”。常接触好人善事而不是看“办公室攻略”,习惯于礼让而不是“斗气抢道”,用道德底线自我约束而不是仅“不违法就好”。爱以待人,善行为先,人间温情自会落地生根。

  (@王同)  

  我们的灵魂绝不能瘫痪

  我总会目送离家女儿的背影直至消失不见。然而,确实很久没有目送过朋友的背影了。而对于陌生的人和事,有时甚至觉得与我何干?

  鲁迅曾自我解剖,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每个人或许都要扪心自问,我们的心里是否藏了无数的“小”?他人有喜,我们毫无表情;他人有难,我们无动于衷;即使他人生命面临威胁,我们也习惯了“见死不救”。

  契诃夫曾说,冷漠无情就是灵魂的瘫痪,就是过早的死亡。我们的灵魂绝不能瘫痪,哪怕对快递小哥说声“谢谢,慢走”,对慢行老人扶一把并说声“老人家,您请”,给不方便的人微笑着让个座,等等。想看到人家热情满面,就要舍得拿出自己的真诚。对人友善,那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因此它不分熟人和陌生人。

  (@毛开云)

  保留空间而心存暖意

  前些天,国考刚结束,一个朋友发了条状态:“已考完,在天台,求组团!”引来点赞无数。这与报道的“微博直播自杀,众人围观”一事,如出一辙。对于生命,怎能如此戏谑?

  人们并非淡漠的“看客”,也不是见死不救,也许只是厌倦了这一“老哏”。这样的戏码多了,人们自然多了警惕,学会了质疑。固然,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和慰藉无可厚非,但将生死大事寄望于网络热心显然不是正途,也透露着对生命的某些不尊重。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轻率而丧失内心深处的爱与善。生活再繁忙,人心的暖意不能减,更不能吝惜救人于危难之际的小善举。多给自己留出空间、多给他人留出时间、多给彼此留出笑意,社会就因你我而更美好。

  (@王欣媛serena)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