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缓解融资成本高问题,以促进创新创业、带动群众收入提高。会议提出的十项措施中,完善信用体系、提高小微企业信用透明度,使信用好、有前景的企业“钱途”广阔,作为单独一项列出。
当下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结构性特点,中小微企业吁求更为突出。金融机构“嫌贫爱富”“喜大厌小”,是其利益驱动使然,无可厚非。仅从资本供给方诸如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方面入手,试图增加金融资源以缓解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显不足。若不同时配套健全市场体制机制,加快国有企业(包括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真正实现让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就无法扭转目前金融资源低效甚至畸形配置之局面。
从需求方入手,完善信用体系、提高中小微企业信用透明度,是至关重要之举措。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交易成本是决定国家富强贫弱的重要因素。降低交易成本,要靠制度和规则。其中,社会信任半径是制约交易成本的一项重要文化因素。决定信任半径长短的一个关键因子是信息的对称性如何。如果不能从制度上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那么经济社会活动只会更多地以血缘、家族、地域等为纽带来进行,这种交易方式和行为,无助于市场经济广度深度的拓展。
培育“信用文化”其路漫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持续推进,中国传统以家族、血缘、地域为纽带的信任半径显然无法同步发展,加之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以及金融资源被高度垄断,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环境之艰苦可想而知。加快征信制度建设,增加信息透明度,不断完善信用体系,是培育“信用文化”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迫在眉睫之大工程,当以时不我待的意识真正做好“最后一公里”的落实工作。
(摘编自12月8日《学习时报》,原题为:《使信用好有前景企业“钱途”广阔》)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