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的传言引发社会关于学校等级与均衡教育配置的热议。今年以来,广东省在学校等级措施上也有变化,如省教育厅规定:“义务教育学校门口不再悬挂等级学校牌匾”。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学校仍悬挂等级牌匾,理由是“这是荣誉,舍不得摘”。(12月3日《清远日报》)
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对教育均衡化发展来说,原本就有失公允,不仅影响学校的平等竞争,也影响学生的升学、就业等一系列问题。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国内取消重点院校的呼声与日俱增,而对于中小学校,一些地方也相继出台有关规定,要求义务教育学校门口不得悬挂等级学校牌匾。尽管规定如此,但现实中不少学校却对此熟视无睹,“舍不得摘”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是一种教育矫情,折射出学校教育存在的悬浮心态。
在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年代,评定学校等级,给学校发等级牌匾或许可以看作是一种激励手段,以此形成学校之间的你追我赶,对于活跃教育氛围有一定作用。随着教育水平的逐年提高,追求教育公平,打破教育等级束缚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学校分等级最直接的影响显而易见,对于学生来说,就读差等级学校的学生从小容易形成心灵阴影,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学校来说,无形中会助长等级高的学校多收费,同时导致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差距拉大,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在此背景下,教育部今年8月发布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强调要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等规定,目的是平等对待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东省今年初出台相应规定,要求义务教育学校门口不再悬挂等级学校牌匾,不得进行等级学校宣传。这些规定的出发点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使之回到平等的起跑线上。
学校面对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规定,理应做到令行禁止,而现实中不愿意摘除等级牌匾的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都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侥幸心理,毕竟主管部门不可能所有学校门口进行巡视,再者即使被发现没有摘除牌匾,也没有相关处罚措施,这就导致学校门口牌匾出现“岿然不动”的局面。
面对质疑,“这是荣誉,舍不得摘”的理由未免太过牵强,一则学校等级牌匾多年前所挂,即使是荣誉也仅仅代表过去,躺在过去的“功劳簿”对新时期教育发展未必有好处;二则学校荣誉不是靠牌匾得来,更多的是民众口碑,学校培养出优秀人才才是硬道理,将等级牌匾当作荣誉,本身就缺乏对教育发展的正确认识。从这个角度说,一块牌匾虽小,透露出的问题却不容小觑,学校及教育部门应当反思。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