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让自媒体成为“看客”围观的利器

2014年11月26日 07:30   来源:红网   文/强金明

  近日网友上传一段视频,视频中三名女子当街扭打,其中一人被另外两人当街扒衣服殴打,被殴打女子无助求路人报警,得到的回复竟是“等下,让我拍完”。这段在广西百色当地论坛中的视频,因为这位旁观者的回复,引发网友热议和广泛传播。(11月24日中国江苏网报)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说,三女子当街扭打,其中一女子被扒衣服,原本已爆点十足,然而拍照男面对被打女子求助的回应——“等下,让我拍完”,可谓神回复,同时也将人们眼球关注吸引了过去。

  报警就报警,不报警就不报警,为什们这位拍照男一定要“拍完”再报警呢?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如今,随着自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等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用这些渠道分享信息。从餐桌上吃饭前,到遇到“奇葩”事件时,第一反应就是先拿出手机拍摄下来,发个微博或者朋友圈,

  事件中的这位拍照男怕也是出于这种“猎艳”、“猎奇”的心理,想先拍点照片好在自媒体上爆料,让更多人关注,获取更多转发、点赞或者评论,这才有了这句“等下,让我拍完”的神回复。

  事实上,类似的案例发生过也曾发生过。例如,2013年7月8日,西安市南稍门十字西北角发生一起车祸,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送孙子去练足球,在车祸发生一刹那,老太太推开了孙子,但是自己却被车撞倒,伤者危在旦夕,诸多围观者却只顾拿手机拍照发微博,没人救援,没人打120。

  如果人们在面对他人遇险求助时,非但不第一时间给于帮助,反而还拿起手机拍照只为获得更多的谈资,赚取更多的点击,那么他们的冷漠显然已经远胜当年那18个从佛山小悦悦身边走过的路人。

  如果人们把自媒体当成是一种冷漠围观的利器,那么当下的“看客”将比鲁迅笔下的“看客”更加的厉害,因为他们无需再打听,只需分享就可以“一边满足着,一边评论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自媒体也如是,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倘若我们都如上述这样的使用,那么毋庸置疑,自媒体将会沦为“看客”围观的利器。倘若我们像关注乞讨儿童、微博打拐这样使用,那么自媒体将会成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相信更多的人会和笔者一样选择后者。

  

 

(责任编辑:张无)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报警抓妈妈能够避免真正的家暴    2016年06月24日
  • ·治理非警务报警需要动真格    2016年06月21日
  • ·对无效报警需要具体分析    2016年01月11日
  • ·报警抓爹(图)    2014年07月09日
  • ·何必对“报警求厕纸”大惊小怪    2014年06月0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