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视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有关部门正加紧研究制定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总方向是取消食盐专营。这是首次有政府部门对食盐专营取消传闻加以确认。工信部作为食盐主管部门通过书面函件称,盐业体制改革后,涉盐企业将可实现真正的自主经营和公平竞争。
这个官方表态,算是对长久以来取消专营呼声的回应。但是,看看相关新闻后面的跟帖,反对或者担忧的声音不少,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坐等食盐涨价”“毒盐马上就要闪亮登场”……实际上,此前每次讨论要不要取消盐业专营时,持反对意见的网民都占多数。
今年5月,某门户网站发起的“你是否支持盐业专营”的投票中,支持和反对的投票数比是12427:37134。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老百姓直观感受食盐并不贵,即便取消专营,一年也省不了几个钱,而一旦放开,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食盐的安全性会令人担忧。
这种对安全的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在网上随便检索,就会发现最近两个月就有多起“假盐事件”。比如,“山西太原城郊旧库房内被查获30余吨假盐”“郑州打掉最大假盐制造窝点,够1万人吃1年”“广州警方打掉假盐窝点”等。在国家专营的情况下,售卖假盐的情况还如此多发,取消专营之后会不会更严重?
当然,支持取消专营的人会说,正是因为专营的存在,才逼得一些人铤而走险,如果允许自主经营和公平竞争,真盐就能更大面积地占领市场,价格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理论上当然如此,只是,在一个不够规范的市场环境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监管跟不上,成本更低廉的假货就有可能来参与“竞争”。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监管能跟得上吗?在多年国家专营的模式下,好多地方习惯了“以证代管”,一旦专营许可证取消,没有细致的监管办法,就很令人担忧。此外,对于一个国家专营多年的行业,一些大型国企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准垄断的格局,放开价格之后到底会涨还是跌,还真是未知数。
就理念而言,放开食盐专营的确是一种进步,真正的市场化也会造福消费者。人们担心的是,放开国家专营容易演变成“半市场化”——因控制不了垄断,价格反而攀升;因监管不能及时跟上,安全风险反而加大。不要怪呼吁市场化的人们“叶公好龙”,政府不回避应担的责任,才是对市场的真正尊重。因此,取消食盐专营不是意味着撒手不管,而是要更加严格监管,让价格更合理,食用更安全。那样的市场化,才是人们所期待。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