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集体沦陷,陷于"监管走私"

2014年11月19日 13:52   来源:东方网   马涤明

  把住关口,守住国门,是海关肩负的神圣职责,而深圳沙头角海关部分关员却将国家与人民赋予的重任作为“筹码”,明码标价,放纵走私,按岗分赃,“守门人”沦落为“放水人”,沙头角中英街反成走私通道。(11月18日《羊城晚报》)

  海关中的一个部门集体沦陷,大家在共同腐败活动中分工有序,且分赃“有道”,折射出的最大问题,是权力寻租已经成为一些权力者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或者说,一些权力者们对腐败文化已经达到集体认同,司空见惯的境界。更可怕的问题却是,腐败处于无监管状态。案发前的中英街,走私分子当街装车,旁若无人,走私在中英街社区居民中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中英街社区居民说,“最猖獗的时候,好多车停在路边,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装货,根本不怕我们看到。我们都知道哪些人、哪些车在走私。”如此公开化的走私,必有执法部门充当会保护伞,这种问题是常识。然而深圳海关监察部门却表示“毫不知情”,直到旅检四科被一窝端才“恍然大悟”。有这样一些睡大觉的监管部门,腐败、走私活动不猖獗还真是对不起他们了。

  而说监管部门睡大觉,恐怕有为之开脱之嫌。就算只有监管部门看不见,“众人皆醒它独睡”,对群众举报总该有反应吧?然而当地居民反映说,他们的举报往往石沉大海,举报电话则成通风报信工具。执法者、监管者接到举报后先给走私分子通风报信,然后再假装去查,自然是什么都查不到,如此内外勾结的伎俩,公众应该不陌生。公开的违法犯罪,必有内鬼保护和策应,这也是一种常识。需要追问的是,群众举报,在多少个部门石沉大海?除了海关监察部门,还有多少部门“毫不知情”?

  很多违法活动、腐败行为早已公开办公开化,比如黑恶势力称霸一方,欺行霸市,群众都知道黑老大是谁,外号叫什么,但独有执法部门不知情;一些腐败官员亦官亦商,是出了名的大老板,却只有监管部门被蒙在鼓里。而正因为执法者、监管者成了“睁眼瞎”,违法、腐败才能走到公开化,越做越大。深圳沙头角的走私所以如此泛滥,走私分子与海关人员的合作达到了契约化,最大的问题是海关权力处于监管真空——监察部门及其他部门都“毫不知情”,举报到哪里都是“石沉大海”。而监管者为何全都“毫不知情”,为何举报都“石沉大海”,这种问题要比公开的腐败与走私更严重——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如果说,海关人员与走私分子因共同利益而达成契约,那么监管部门与被监管者之间有无共同利益和某种契约或默契——“毫不知情”其实是监管权力“走私”,这个问题最值得研究。

  “毫不知情”、“石沉大海”再次暴露了体制内同体监督的局限,再次提醒着引入异体监督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编辑点评:

  当自己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的时候,事情就糟糕了。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