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毫不知情”买不了监察失职的单

2014年11月19日 07:14   来源:红网   文/傲月

  一场突击行动,在深圳沙头角海关旅检四科办公室,办案人员当场查获108万元,多个信封注明分账“清单”。走私车辆按次收费,小轿车1200元/次、商务车1500元/次,海关关员每人每月受贿至少几万元。(11月17日新华网)

  海关就应该履行好把关护国的职责,并将此作为自己的使命。而深圳沙头角海关部分关员却将这份使命当作明码标价,放纵走私,索取好处的“筹码”,“守门人”沦为“放水人”,沙头角中英街反成走私通道,这给海关部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走私在社区居民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监察部门却表示“毫不知情”,这是何其的讽刺,“毫不知情”俨然成了腐败窝案的“避风港”。究竟是真的不知情,还是另有原因,大家无从定论。当然,并不排除监察部门确实不知情这种可能,但“毫不知情”给公众的直观感受是“我不知道”,这体现出的是不负责任是失职,公众难免会产生“什么时候才能知情”的疑问。

  随着各种腐败案件的发生,公众在惊叹之余,竟也慢慢有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反腐的号角回响在耳边,成效也摆在公众眼前,可是反腐就犹如摘蜂窝,摘一窝又生一窝。一个地方出现腐败窝案被查处后,新任领导班子又形成新的腐败窝子,这种情况不在少数,说明反腐的工作还做得不够,还要继续,并不是简单的将腐败人员处罚就行,而是要尽量在腐败形成前遏制住腐败,让官员自觉远离腐败,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毫不知情”这个解释显得那么苍白,显然不能为监察的失职买单。监察部门就是要及时发现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遏止不正之风,这也是反腐重任的重要环节。因此,不能在反腐过程中“掉链子”,更不能成为腐败的保护伞,不然,反腐只能是没有牙齿的老虎,毫无威慑力,更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腐败产生的根源是“失去了制约的权力”,反腐败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监察部门在反腐行动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想要演好这个角色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防止内部腐败,监察人员要洁身自好,不能与腐败同流合污,为腐败提供庇护;二是监察部门要在长期的监察过程中不断优化相关制度,及时发现制度漏洞,修复漏洞,减少官员腐败的可能;三是转变监察观念,重视举报,少点经验主义,多点实地调查,主动出击,清除腐败。

  “毫不知情”买不了监察失职的单,官员更不能吃腐败这碗饭,如果监察部门能将“毫不知情”变为“了如指掌”,那么,腐败将无处藏身。

  

(责任编辑:张无)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开发商囤地20年根在监管失职    2015年09月30日
  • ·艾滋学生升学被拒是一种失职    2015年09月02日
  • ·书画丢失 谁在失职(图)    2015年04月28日
  • ·廉政建设不敢担当就是失职    2015年03月08日
  • ·违章建筑只是失职的反衬    2014年08月0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