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阅读,是灵魂的壮游

2014年11月03日 09:11   来源:人民日报   谢 洁

  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说:“识字而不读书的人,比起文盲,其实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书籍是人类文明智慧的主要载体,是培育心灵圣地的“精神资本”。读书让人生更加丰富更有价值,使民族更加灿烂更加文明。一个爱读书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永远不会沦落为精神世界的卑微者。

  一个人抵抗逆境的“精神资本”有多丰厚,从他读过多少书能看出来。读书能够做“灵魂之壮游”、“智慧之攀登”,从而体会到一种超然忘我的乐趣。读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提升自己的境界高度。耶鲁大学教授布鲁姆认为,阅读最大的功用是帮助我们善用孤独和享受孤独。的确,阅读是一种“独行”,你需要的只是一本书和一盏灯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在本质上和骨子里是在阅读社会、阅读时代、阅读人生。古人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乃至一种境界。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现在的事情这么多工作这么忙,很难挤出时间来读书。其实说忙是一种托辞,关键不在忙或闲,而在认识、在习惯、在境界。诚然,不管我们怎么安排,一天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要让书香伴着人生成长,就得养成天天看书学习的习惯,同时克服掉其它一些习惯,比如喝酒打牌的习惯,电话“煲粥”的习惯,无聊发呆的习惯,等等。如果这些习惯占用时间太多,我们读书学习的习惯就难以形成。

  一位哲人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凡事同理,读书亦然。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责任。“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真正把读书学习变成人生成长进步的阶梯,用读书学习点亮自己的多彩人生吧。

  (摘编自10月30日《解放军报》,原题为《愿人生相伴书香行》)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温州人爱看书?让阅读摈弃功利    2016年07月19日
  • ·规范图书馆促进阅读公平    2016年07月19日
  • ·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    2016年04月26日
  •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2016年04月25日
  • ·别让纸质阅读成为时代奢侈品    2016年04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