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后,近两百瓶已经开盖的纯净水并未被带走,而是乱丢一地,其中的大部分只喝了一口,有的甚至并未打开,这一幕就发生在武汉,发生在中国绿色产业交易会及绿色生态文化论坛的现场。若是在一般场合,此举顶多被指为素质低下,但在这以绿色生态为口号的论坛现场,“满地尽是矿泉水”真的太令人痛惜。
有人质疑,矿泉水瓶散落一地是故意摆拍,既然存疑,暂且不论。新闻真相可能略有出入,但此等乱象实在可憎,因为会议结束后,矿泉水瓶遗落会场是不争的事实,连最起码的随手扔进垃圾桶都未能做到,而且“大部分只喝了一口”,这是浪费,也是犯罪。正如网友所说,连与会者都不上心、走形式,别的地方就可想而知了。
绿色决定生死,但细节决定成败。矿泉水并不是什么大事,却折射出中国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理念偏差,只知道展销,一切以金钱为目的的绿色产业无疑是骗子行为。纵观本届绿交会,官方宣传中也是“以展带销、以展促销”,至于“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主题似乎不过是幌子而已。
知易行难,在中国,发展绿色低碳并不缺少资本、市场,真正稀缺的恰恰是参与,是行动,是观念的普及,是理念的转变。这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努力与推动,需要有意识地去普及绿色环保的知识,需要以身作则在细节上做出表率。否则,言行不一,公信几何?
文风会风体现作风。往小了说,“满地尽是矿泉水”是公德不检点,往大了说,是形式主义再抬头。2014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们拿到了“实名制”的矿泉水,以往那种喝了几口找不到主只能遗憾丢掉的情况从此绝迹,此举广受好评。节约低碳的理念能走进全国两会,何以走不进高喊环保低碳的绿交会呢?
推行矿泉水实名制似乎也并不难,参与绿交会生态文化论坛的嘉宾都有名有姓,每个座位上也都有公司的具体称谓,有据可查,对照制作实名制矿泉水的标识即可。以后,凡是会后乱丢矿泉水瓶,不身体力行环保理念的,一律实名制曝光,并永久取消其参与类似展会的资格。看起来严厉,其实十分必要,搞环保的至少要有点信仰才好,否则,只想着捞金,中国的绿色生态产业真不知何时才能发展起来。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喊口号很简单,从我做起很难,但要实现“建设生态支点、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就是需要一点迎难而上、从我做起的勇气,需要一点偏执狂和完美主义的精神。否则,说一套、做一套,一切围着“人民币”转,那就真的应了“华风之弊”——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