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专厂、TIT、太古仓……广州有大大小小60多个文化创意园区,但市社科院日前发布的《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指出,目前文化园区同质化、商业化严重。不少文化创意园文化难觅、创意更少,反倒是餐饮、购物发达。比如,红专厂的餐馆比艺术展厅还多,还要开年学费18万元的国际幼儿园;太古仓没文化创意氛围,第一家入驻企业正考虑搬走;TIT则以超低折扣吸引顾客。
就年轻人的视觉感受来说,创意产业园就是一个充满小资、梦想、有点野性、有点矫情的地方。因此即使这里全部变成了特色餐厅,对许多人来说都还是“有文化”的。因为许多创意园天生就以一种花枝招展、区别于传统工业的面目示人。许多创意园的路数似乎是,与其关门做研发、设计和创意,不如直接卖产品和服务,直接做饮食男女的生意。当然,哪怕卖牛肉面,门面也不能太庸俗,创意的外衣还是要有的。
如果要问今天的创意产业园为什么会成为同质化的乐园,那就要问问当初催生这些园区的动机是什么。曾几何时,各区都喊着要做创意经济、文化产业,要把相关产业迅速聚合起来,纷纷设立园区、出租场地。更重要的是,各区都有专项资金补贴和激励政策。这样一来,创意园当然能很快引来各色企业,成为城市热点。尽管每个园区都号称有门槛限制。可是只要企业和文化有点沾边,又有资金实力的话,要进来其实是不难的。
至于进驻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定位,如何服务具体产业,如何孵化人才,如何形成关联性强的产业链,这些对政府来说反而是最难评判的。有关部门往往只能从大概的知名度、营业额、从业人数去揣摩。这时候,年轻消费群、摄影发烧友、拍婚纱艺术照的就对园区的人气起到很大作用。如果这个园区还有一两家有名气的公司,那么几乎可以成为镇园之宝。
从一些产业园的现状来看,真正有成就的企业,不是靠产业园孕育出来的;相反,是这些企业有了实力后,被招商拉进来的。至于许多小微企业,几乎还沿着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套路生存,只是由于园区不是讨厌的写字楼模式,有花草树木老房子,导致公司看起来很文艺、很美院的样子,淡化了人们对于企业设计与创新力的追问。时间长了,从政府到公众就会越来越乐意去“消费符号”,而忘记了创意所依赖的土壤和机制是什么。
如果各地政府要重新梳理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定位,首先还是要回归市场规律,让懂行的人来做规划,认真的设立筛选机制,过滤与核心产业无关的伪创意。经过考核梳理,分出三六九等,一些园区若真没有创意产业可言,就要果断放弃,任市场把它变成大排档好了,不要再人为化妆,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