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零上访”是不值得骄傲的傲娇

2014年09月17日 07:24   来源:红网   文/高亚洲

  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曾是远近闻名的“上访乡”,矛盾此起彼伏,干群关系异常紧张,群众上访不断。近年来,当地政府转变思路,认真帮村民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效益农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由县里的倒数第一成为优秀乡镇。而今,两年多时间里,乡里没有一例到县以上信访部门的上访。(9月16日《中国青年报》)

  从上访乡到零上访,在声情并茂的新闻稿中,成为“当地政府转变思路,认真帮村民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效益农业”的政绩映证。不得不说的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上访乡”是难言政通民和的,如果媒体所言属实,也有理由相信,在一片大好气象中,在一件一件“销号”的矛盾管理中,“一件件民生实事,改变了干群关系”,并揭掉了“上访乡”的帽子。但是,当上访乡不再,姑且不论在利益冲突多元化的当下,一片升平的“零上访”,存在多大的现实不可能,单就“零上访”而言,在现实的社会秩序格局中,这样的新颜真的是值得传颂的好成绩吗?

  很显然,在这个得以传扬的正面典型中,存在着这样的坚硬逻辑:上访并非什么光彩行为,实现“零上访”是公权力追求的目标。但是,从根本上说,上访本不应该成为一项正确与否的选择,无论是对当事人或是公权力。要知道,上访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更具法律内涵的词汇——信访。在关于信访的词条解释中,已赫然说明这是“中国特有的政治表达形式”,不过,这并不妨碍其本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信访”是作为一种公民权利写进了法律之中的。

  从最初的信访条例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内容规定。再到后来,有相关部门对“限制越级上访”的细致规定,信访权利始终在明晰和规范的渠道中前行,并始终作为一种权利救济渠道存在。这与“英明”的销号管理无关,与“改善的干群关系”无关,与“发展促稳定”的思路无关。

  于此而言,一个很自然的揣测是,从“上访乡”到“零上访”,所隐含的可能是这样两个现实:要么是虚妄的政绩成绩表,要么是虚妄的维权渠道。可以说“零上访”的虚妄所隐含的其实依然还是深刻存在的维稳逻辑,在公权力看来,上访通常与维稳有着天然的关联,却忽略了上访与权利本身的真正联系。其实,当我们的维权还停留在“大事大闹,小事小闹”的解决层面上,当上访成为公权力所不能容忍的恶行,“零上访”成为大书特书的地方政绩,又似乎是不难理解了。

  于此而言,“零上访”的出现,并非是值得赞颂的美好,更像是某种刻板逻辑下的傲娇,而这并不值得骄傲。

  

(责任编辑:张无)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