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教师节,为“幸福桶挑战”点32个赞

2014年09月11日 09:42   来源:荆楚网   舒欣

  据《青年报》报道,风靡一时的“冰桶挑战”让人们关注起渐冻人,华东理工大学团委延续了这一思路,为了迎接今天的教师节,他们推出了微博主题活动“庆祝教师节‘幸福桶挑战’”,在微博上写出想对老师说的话和祝福语,再点名三位朋友接力。推出活动至今一周已经收到了近400条对老师的祝福。(9月10日 东方网)

  教师是奉献为主、良心主导、情操牢守、仁爱兼具的职业,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是对这一职业的高度肯定和重视。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用以感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更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表达对老师的极高尊重。

  大学校园处处弥漫着以学生自学、教师点拨为主的治学氛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同于初高中的日夜陪伴和共同奋斗,大学教师更多是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向、质疑的态度等。爱要大声说出来,中国人总是羞于表达,对父母、对老师很少说出“我爱你”如此“肉麻”的话语。但关爱是双向的、相互的,尤其是大学里有着沉重科研压力的教师们,他们在象牙塔里也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温暖。

  “幸福桶挑战”是一场涤荡内心、回意无穷、爱意长存的挑战。既乘了最近风靡世界又备受争议的“冰桶挑战”的东风,营造了良好的祝福氛围,又搭建了学生表达爱的平台,让平时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也有了表达爱的自然出口,更丰富了传统教师节的意义,让学生在广泛扩散中不容忽视地强化了感恩意识,让教师在爱的祝福中体语到自身的价值,寻找奉献的真谛。

  “幸福桶挑战”是触及心灵的挑战,是心存敬畏的表达。肯定了教师的辛勤工作,就难以把大学当成游乐场、把旷课当成家常便饭、对挂科习以为常。否定了错误的学习动机,才有可能认清学习为谁的本质、培养为自己负责的责任心、构建为社会做贡献的梦想。

  “幸福桶挑战”应该艾特更多的学校,艾特更多的学生,艾特更多的老师,在感动之余别忘了再点32个赞。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    2015年09月10日
  • ·庆祝教师节也要转变作风    2015年09月10日
  • ·纠结教师节:送不送礼(图)    2015年09月10日
  • ·教师节表达心意给老师送什么好    2015年09月08日
  • ·教师节改期形式大于内容    2014年09月12日
  • ·谁让教师节沾上“铜臭味”?    2014年09月1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