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律己甚严,却有意无意疏忽了对“身边人”的约束。有些“身边人”打着领导的名义,吃拿卡要;有些则背着领导,搞特权、办私事。诸多现象让群众不齿,也损害着干部形象。如何管好权力的“身边人”?读者提出的不少建议都很有启发,现选编几篇供参考。
——编 者
严管才是厚爱
江苏宿迁 孙 萌
近年来,因配偶、子女、秘书、司机等“身边人”的“传染”而被拖下水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有的干部能管好自己,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却忽略对“身边人”的管束,最终给了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对待身边人,严管才是厚爱。想要防止“后院起火”,在原则面前就该“六亲不认”。一要筑牢防线,时刻警惕和防止思想腐化、权力蜕变,心思不放松,耳根不发软。任何通过身边人来求办事、走后门,企图以权谋私的,都要拒之千里。始终坚持原则,大节守得住,小事不疏忽。二是严加要求,强化对身边人的素质培养和纪律教育。常打“预防针”,增强“免疫力”,禁止“身边人”打着自己的旗号招摇过市、狐假虎威。时刻要求“身边人”谨言慎行,注意形象,把握分寸。三是防微杜渐,发现“身边人”出现苗头性问题应及时予以制止纠正,涉及违纪违法的,要秉公处理、照章办事,不袒护徇私,不包庇纵容。应自始至终绷紧法纪这根弦,断了“身边人”的非分之想,坦荡为官,清白做人。
用权要“留痕”
河南郑州 李晓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学“入学潮”,有人想托一位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给下属学校打个招呼,给不符合条件的孩子择校,谁知这位领导身边的“红人”一口谢绝了。原来今年教育局立新规,谁安排学生,谁“留痕”,即留下安排的“证据”。只要不是领导集体决定实施的权力,“身边人”用权就“留痕”,这一招好!
领导身边的人“官小职位高”,一些人往往借助领导的影响力济私谋私,下属单位敢怒不敢言、被迫就范。另外,从已揭露的领导“身边人”腐败案件看,这些人不少是背着领导胡作非为。
因此,杜绝“身边人”擅位弄权,必须靠严格的制度规范,不仅要确立公开透明的办事规则,尤其是要实行用权“留痕”制度,谁用权谁“烙印”,立此存照,过后担责。领导“身边人”安排工作,是领导的真实意图也好,假借领导名义也罢,纪检部门依据“留痕”定期核查,别有用心的身边人就没有可乘之机。
给权力“加密”
河北献县 崔楠楠
俗话说“相府门人三品官”,“身边人”本无权,但与权力朝夕相处,久而久之就成了权力的“代言人”。管住身边人,关键是给权力“加密”。将权力关进笼子,身边人进不去、摸不到,自然不会搭车蹭权。没有了权力光环的笼罩,身边人也就少了些“套近乎”“被公关”的纷扰,“身边人”的贪腐土壤也就铲除了。
首先,用权当民主。权力过于集中才导致了外溢,出现了“身边人”的借权寻租。如果打破“一言堂”的局面,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他人“借权”却找不到对象,不得不打消念头,“身边人”也就没有了“引荐”价值,自然会循规蹈矩。其次,用权需规范。行使权力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和责任,不超越边界、不恣意妄为、不逃避约束,确保依法用权、阳光用权、慎重用权,谨防“身边人”的借权寻租。第三,用权受监督。要筑牢权力监督的“防火墙”,权力外延至“身边人”,监督就要跟随至“身边人”,不可留下监督的真空地带。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