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美互信,要遵守一个最基本原则:凡是有利于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正能量的,都要做“加法”;反之,都要做“减法”
近日,中美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磋商工作小组会议在美国举行,旨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相关共识,推动建立中美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
就在会议举行前数天,南海上空再次出现两国军机“擦身而过”的场景。8月19日,美国海军一架P—3反潜机和1架P—8巡逻机飞抵中国海南岛以东220公里附近空域进行抵近侦察,中国战机对美机进行了例行性识别查证。
事件发生后,华盛顿纠缠于双方军机接近距离等技术性问题,试图将导致事件发生的责任转嫁给中国。然而,无论是从中方飞行员的操作,还是从事件背后的是非曲直来看,中方的反应都是合理有据——没有人会把美军这样的侦察视为友好行动。美方也不能指望今天的中国对贴近自己“窗户”窥视的外来者不闻不问、视而不见。任何具备相关实力的国家,都会对这种不友好做法采取必要的防范和识别措施。
2001年的撞机事件使人们清醒意识到,中美双方最有可能发生“肢体碰撞”的地方就在中国“家门口”,而美方针对中方进行的大规模、高频度抵近侦察才是危及中美海空军事安全、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根源。近年来,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进一步增加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军事投入,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的担心。
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官员一再宣称,美国没有把中国当作敌手,也不会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但事实却一再表明,美军远未停止对中国专属经济区频繁的抵近侦察。谁会相信,如此大规模的抵近侦察会有助于美国履行其对发展两军关系乃至两国关系所作承诺?这样的做法既破坏了中美双方的互信,又破坏了华盛顿自己的国际信誉。
美国一些人视中国为不确定性力量,是美国在亚洲领导地位的潜在竞争者。正是基于这一战略认知,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才带有很强的军事针对性。这也是美军舰机频繁针对中国进行侦察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军舰机频繁抵近中国侦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向其亚洲盟友证实,美国仍然“能够维持亚太地区的均势”。但是,不知华盛顿是否考虑到,这样做的结果却大大降低了中国的安全感,无助于提升中国对美国的信任,进而会制约中美合作,同时也给地区局势增加了复杂性,最终会有损美国自身利益。
防止中美“肢体碰撞”再度发生,华盛顿需要切实遵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尊重沿岸国的安全关切,妥善处理双方在海空军事安全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在实施一些军事行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承受度。提升中美互信,要遵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凡是有利于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正能量的,都要做“加法”;反之,都要做“减法”。
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应该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大框架下发展新型军事关系。南海上空的军机“接近”不能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