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降薪不如全民分红更能釜底抽“薪”

2014年08月26日 07:43   来源:中国网   王旭东

  数据显示,2011年央企高管平均薪酬为72万元,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例,2013年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大部分超过100万元。消息显示,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调整方案初稿已经草拟完毕,其中一个主要建议是,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不能超过年薪60万元。(8月25日《财经》)

  这可能是“史上最严降薪令”。史上就有对央企国企降薪或限薪的举措——“中国版限薪令”诞生,但被指“再创薪高”;国资委“一句话”,中移动就降薪,后有消息称国资委未说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也出台过《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还有人建议提高暴利税,暴利税可以视同为一种分红的雏形,但中间环节过多,有雁过拔毛的潜伏隐患,更有跑冒滴漏的可能。

  国企分红的试点工作已经开始。有资料显示:从2007年开始试点“国有资本预算”制度,要求国有企业向政府股东分红,试点到2010年结束。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关键在于,所收红利通过国有资本预算支出,又全部投到了国有企业,没有转化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仍然是只在国有企业圈内循环,而没有惠及广大民众。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对央企(2家粮棉储备的央企除外)统一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比例,并扩大征缴企业范围。这应该是国企分红机制的“再尝试”。

  全民分红更能釜底抽“薪”。国企分红是一个老话题。全国政协委员蒋洪认为,国有企业的利润应当全民分红,至少拿出一部分全民分红。有人说:国企全民分红是一道彩虹;还有人说:老百姓要捍卫国企红利的分红权。本来,国企是全民的雇员,全民是国企的雇主。可是,现如今,国企出现身份错位,喧宾夺主,或许缘于国企“不差钱”,财大气粗,反而忘记了自己的雇员身份。于是,大把大把花“雇主”的钱,一点不心疼。

  收入分配改革步入“薪起点”。民意已过河,收入分配改革不能还在“摸石头”。不妨从国企高管的薪酬改革入手,从建立健全“全民分红”机制入手,从改革国企利益分配体制入手,让收入分配改革突破深水区。收入分配制度是每一个公民的利益红线,深化改革要让公民手中攥着“红线”,让民意民智给力。只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入改革,才能缩小各个群体间的收入差别,才能平衡各个群体间的利益差距。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