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航MH17空难发生前,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最为严苛的经济制裁。包括2家俄罗斯银行、数家能源公司(石油、天然气)被禁止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领域。这在美元主导的世界金融秩序中,对俄罗斯国家利益不啻沉重打击。
随后形势急转直下,MH17航班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被导弹击落。虽然乌克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的地方叛军互相推脱责任,但美国和欧洲相信是俄罗斯支持的叛军所为。
这让美国对俄制裁有了更多底气,也倒逼欧盟和美国同步,加大对俄制裁力道。之前欧洲对俄制裁,象征性较强,欧盟委员会只是决定停止欧洲投资银行对俄罗斯的贷款。相比美元的强势地位,欧元和英镑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要小一些。
情况变了。向来附和美国的英国,坚决要求欧盟团结起来,对俄罗斯实施更为严厉的制裁。英国首相卡梅伦认为,欧盟应该向俄罗斯展示出欧洲对俄罗斯的影响力。作为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伦敦有能力斩断俄罗斯富翁在英国洗钱,从而让俄罗斯资本大佬和俄罗斯领导人面临压力。此外,欧洲还掌握着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武器---这是一把双刃剑,在让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的同时,也会影响到一些欧洲国家的能源战略安全。
美国在欧洲的铁杆盟友除了英国,还有荷兰,这个国际有150多名乘客殒命,是马航空难的最大受害者。而且这个国家还明显感到了来自空难现场的屈辱感。支持严厉制裁俄罗斯的,也包括了中东欧成员,这些国家曾经前苏联的卫星国,面对乌克兰的遭遇,他们感同身受甚至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22日,欧盟的外交部长们聚集在一起,商讨对俄进行更为严厉制裁的可能性。这场会议看上去没有分歧,与会代表义愤填膺地声讨俄罗斯和其支持的乌克兰叛军。但是落实到对俄实施新一轮的制裁上,各国态度明显有了差异。除了英、荷、中东欧国家,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在对俄制裁上明显有自己的打算。
德国和意大利和俄罗斯经济联系较为密切,法国则和俄罗斯签有向俄提供两艘直升机攻击舰的售武合同,价值高达12亿欧元。华盛顿一直恼火法俄间的军事买卖,但也无可奈何。这个大西洋两岸庞大的价值观和军事同盟,虽然存在地缘政治的共同利益,但在具体的利益诉求上,也难以统一立场消弭分歧。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部长会议没有权力批准俄罗斯更为严厉的新一阶段的制裁措施,必须得到更多政府首脑的支持。但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发话,她要求欧盟各国“保持克制”,德国的态度是尽量维持上一阶段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而不是推出更加严厉的新的制裁措施。
欧盟内部有不同声音,美欧之间存在分歧,美欧制俄合力难以聚合。可见,马航空难是美欧联合对俄的催化剂,但不是化解美欧分歧的融合剂。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