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已说了很久,但推动起来,总觉得动力还不强劲,离我们有点儿远。
绿色消费不仅包括消费绿色产品,还包括资源回收利用、能源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涵盖生产、消费的方方面面。绿色消费是构建绿色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它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引导企业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行为,从研发到销售,从原材料到产品,从包装到物流,形成一个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链条。
但推广绿色消费目前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比如企业参与不够,消费者找不到便捷的回收利用渠道,只能选择“不绿色”消费;再如缺乏标准,哪些产品是绿色的,消费者对此往往知之不多;还有相关鼓励政策有待持续,绿色消费还缺少动力。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协会、消费者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的政策能撬动绿色消费大市场。在我国,绿色家电推广得不错。在家电卖场,绿色家电有明显的耗能标签,导购员热情推荐节能产品,买绿色家电还有节能补贴,这些都扩大了绿色家电份额。消费端的力量传导到生产商,企业也会花更大精力研发节能环保产品。在政策的扶持下,节能汽车、高效照明灯具、绿色产品等正成为新的消费主题。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能发挥巨大的杠杆效应,撬动绿色市场。
企业的积极参与能为绿色消费拓展空间。以旧衣回收为例。如今,早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谁家都有不少旧衣服,但旧衣出路不多。今年的绿色消费宣传周期间,年轻人喜爱的快时尚品牌H&M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实施旧衣回收计划。旧衣回收后,通过“重新穿着、重新使用、回收利用”三种途径,使旧衣重获新生,变身为清洁布或纺织纤维,或用于绝缘等其他用途。更多企业的参与,能实现多赢,为消费者减负、为商家添人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节能减排。
行业协会推广相关知识和标准让绿色消费深入人心。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绿色”产品,但真正得到权威部门认可的并不多。行业协会等机构还要大力推广相关知识、制定绿色标准,让消费者了解哪些产品是绿色的。最近,MSC(海洋管理委员会)启动了以“优选可持续海产品,保护蓝色海洋资源”为主题的“2014年MSC可持续海产品消费宣传周”,消费者认识到有蓝色MSC认证标签的海产品意味着鱼群资源很健康、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渔业行为受到良好管理,便于推广。随着绿色产品标准的建立,消费者自然多了一种选择。
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能形成绿色消费的大潮。谁都渴盼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不是梦,但目前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提醒我们,只有身体力行,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节约勤俭等理念,行动起来才能改变现状。选择绿色产品,如果算眼前账、算支出小账,也许不那么划算。但如果算长远账、算环保大账,这些付出是值得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实现绿色消费,共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收益将非常可观。
通过各方努力,绿色消费将从时尚变成习惯,成为拉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王 晋)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