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弃儿”杨六斤深切体验到了命运大逆转的滋味——先是六岁时父逝母改嫁,从此“遗世而独立”,靠吃青草般的“野菜”来充饥,靠自己捕鱼来解馋;独自在深山艰难生存六年之后,一则媒体报道引来无数关心,获得捐款500多万,被接到深圳免费读书,6月23日又被家乡的亲人和政府干部接回家,俨然成了各方争抢的宠儿。(6月25日央视)
当瓢泼式的爱心竞相涌向一个曾经被世界遗忘的“事实孤儿”、恰似特大暴雨骤然“淹灌”一株在荒漠中挣扎幸存的野草时,你,感受到的是“人间大爱”吗?倘若是,这份“大爱”施与的对象,也显然不是原先的那个弃儿,而是那个被媒体“点石成金”了的小小公众人物。就像传统古装戏里经常上演的桥段那样,“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中状元天下趋”。可更多的弃儿,注定无法获得媒体关注,永不会化为镁光灯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众人物。
当人们看到六斤挣扎哭喊着被亲属从免费就读的深圳康桥书院带出会场、带离已经熟悉了的同学、即将回到家乡时,那一声声“我不要回去!我不要回去!”令人揪心,人们普遍担心的,是如何寻找合格的、负责任的监管人或监管机构来监管这笔善款,以及如何剔除那些“本拥有监管人资格,但实际没有起到监管人作用的人”的监管权;更远一点,也不过是关心如何用理性和法律去监护“六斤”们的发展,去制度性地安排这些“从弃儿到宠儿”的孩子未来的生活。
可问题是,杨六斤不过是那据说多达61.5万名的“事实孤儿”群体中最幸运的一员,这种“化蛹成蝶”的机遇,比体彩福彩中特等奖的概率还要低。更多“仍在深山无人问”的孤儿、弃儿,乃至更多虽非孩童、却因孤、老、病、残等种种不幸而陷入生存困境乃至绝境的人们,谁来给他们一丝爱与温暖?各级政府、官办福利机构固然责无旁贷,可事实证明,无论是财力有限、能力有限还是体制缺陷,总之,他们做得十分有限,雨露甘霖难以泽被其千百分之一。
我不怀疑这些循媒体而来的好心捐助者的一腔善意和赤诚,毕竟,在报道之前,外人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靠野草果腹的可怜孩子;我们也没有理由去谴责那只顾自己改嫁却在杨六斤的成长中缺位了六年之久的妈妈,以及自己外出打工、每年还尽力留给六斤500元生活费的堂哥。因为,他们也过得非常艰难,并且尽了自己的最大能力。
可1个杨六斤的幸运,适足以照亮千百个“杨六斤”的悲哀。为什么不能有更好的方法,来充分发掘民间的爱与善,疏通从“善心”到“善举”之间的桥梁,构建一张稳定的救助网络,让更多孤苦无依的“杨六斤”,无须靠百年一遇的“媒体发现”也能获得起码的阳光?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