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语文版新版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已经通过教育部验收。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记者看到了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引发了舆论的关注。(2014年5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当下的教育改革,都是人们的关注热点,这次教材的修订也不例外。而本次革新语文教材,褒贬不一,争论的焦点在于,收入类似周杰伦的歌曲,是不是合适,是不是具有代表性,是不是离时代太近?
一直以来,语文教材被不少人所诟病。一则是,不少语文教材过度偏向政治性,不少篇章显得“高大全”。以至于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不接地气,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解”。此外,教材的编写者为了向传统文化致敬,将不少传统的文章和古诗词揉于教材之中,忽视了儿童认知的兴趣。可见,教材的编写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正如有人所说,语文的作用就是文以化人。其实我们无需如此纠结,不妨回归到语文课设立的初衷。语文课的开设,本来就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将本来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所以,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教材应该兼顾教材的经典性与时代性。换言之,教材应该与时代保持适当的距离,教材既不能是“狗皮膏药”,也不能是“老学究”。
让教材与时代保持距离,其实并不是一句口号,完全有可能将其“落地”。从客观上来看,当下的教材编修,基本上由专家全程参与,却鲜有向一线教师、家长和学生征求意见。如果教材的编写,以专家的感受为主导,往往会陷入教材内容权威境,但可读性与时代性不足的境地。毕竟,专家的经验并不能替代学生的感受。
对于像周杰伦《蜗牛》是否进教材的争论的窘境,不论专家多么的权威,都难言成功。教材的好与坏的评判,还是别闭门造车,不妨听取其他利益攸关方的声音:老师的教学是否顺利,家长是否能接受,老师是否喜欢。兼顾到各个群体的意见和感受,达成最大的公约数,教材才能与时代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
当然,虽然互联网时代,文章的数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但是美文、好文、经典文章的数量却没有增长,也是面临歌曲改编课文的尴尬。改变这一状况,教材与时代保持适当的距离仅仅还是一方面,并不能一劳永逸。除此之外,社会还应该更加注重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此,我国的语文教育才不至于被过度“吐槽”,人们也少一些争议。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