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不怕牺牲怕遗忘能否穿过历史的天空?

2014年06月16日 10:59   来源:大河网   张立

  “我们抗战老兵参军为民族而战,不怕牺牲,就怕被遗忘。”93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王定芳谈起自己的心愿时,满是褶皱的双手不禁微微颤抖。(中国新闻网6月15日)

  经历过抗战的老兵们重聚追忆历史,可以说是一种珍贵的聚首。因为,可能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流逝,这些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健在者会越来越少,他们的一言一行,或者他们所知悉的历史,会将更加弥足珍贵。

  为什么老兵们有这种忧虑,一种是历史原因,这需要用时间来解决,另一种是民间的不自觉忘却。前不久,在保定清苑县南段庄一少年将烈士墓碑踢倒并百般污辱,或许这是最大最令人痛彻心扉的遗忘。这种遗忘是来自民间的,最底层的遗忘,也是最具危害性的遗忘。

  当然,不遗忘这些参战老兵,首先应该给予这些对历史有贡献的老兵们一个无忧的晚年生活,这是对老兵们最起码的尊重。因为,任何一个公民,在年老、疾病等情况下都有获得社会救助的权利,参战老兵更有资格从社会中获得相应的物质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兵们不枉参战中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去北京天安门游览的游客,或许会自觉不自觉地去瞻望人民英雄纪念碑,去关注英雄纪念碑碑文。无论是为抗战、为解放战争而牺牲的人民解放军,还是国民党抗战老兵,甚至上溯到1840年以来的爱国志士,都值得每一个后来者用心去尊重、敬仰。

  不遗忘这些参战老兵,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纪念敬畏他们的精神,主动走近他们。而不是背离他们,疏远他们。熟知他们创造的历史,这既是尊重老兵们的一种内在形式,也是防止我们重蹈覆辙的一种警省。

  暗淡了刀光剑影,忘却了鼓角争鸣……《历史的天空》以其厚重的艺术形式,再现了对历史的敬畏。而参战老兵们不怕牺牲怕遗忘的忧虑,或许更是值得我们反思,只有守住那段血与泪交织的战争史,才能让我们不泯自信心。

  今年3月底,437具中国在韩国烈士遗骸回迁国内,统一安放在沈阳烈士陵园,并将建立DNA数据库,以供进行身份鉴别。近日,部分远征兵遗骸回迁至云南腾冲烈士陵园。回迁英雄遗骸,都显现出国家层面对烈士们的尊重。

  历史不能重现,当然更不能重演。透过对历史的追思,才能避免让老兵们怕被遗忘的忧虑变成现实,才能真正穿透历史的天空,看清自己的过去,看透自己的未来,如此,自强自立自尊的民族才会更有前途。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