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书记希望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实践,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是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形象说法。正确把握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两只手”命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关键命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习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干部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这是各级干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尊重市场规律,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履行好政府监管职能,实施科学监管、适度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般来说,解决效率问题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解决公平问题、满足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制定出好的制度规则、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则要靠政府有效作为。另一方面,市场与政府也都不是万能的,都存在失灵的问题。只有通过高超的驾驭艺术,让“两只手”都扬长避短,各自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各自的不足都能得到有效弥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焕发出最大的活力。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对如何用好“两只手”不仅在理论上有着深刻的认识,更在实践中做出表率。为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必要干预,中央一方面大力改革审批制度,审批“瘦身”,为民间资本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不仅保障了中国经济平稳换挡升级,也极大地激发了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改善公共治理,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为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恰恰在这“两只手”的功能与职责如何合理界定,如何明确各自应该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上,一些地方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并加以“纠偏”。
一种倾向是“有利可图抢着做”,“看得见的手”仍然在变着法子乱摸乱动,甚至“上下其手、左右其手”。另一种倾向是“无利可图踢皮球”,“看得见的手”在需要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时刻反而“看不见”。
上述两种倾向的出现,都说明一些领导干部在政府和市场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推进市场化改革,并不能放任市场行为单一发挥作用,也不能又回到凡事政府说了算,而是要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简政放权,让“看得见的手”既有所不为又有所为,不错位、不越位。各级领导干部要扎实贯彻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实践,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用得得心应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进而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据新华社北京6月8日专电 此文原载于2014年第23期《瞭望》新闻周刊,本文有删节)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