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让免费诊所活得更长久些

2014年06月06日 07:32   来源:红网   文/邓海建

  2013年11月11日,郑州纬五路与经一路口,被誉为河南首家免费诊所的“国平义务诊所”悄然开张。2014年6月,它又悄悄关了门。不到7个月,免费诊所落寞关张。创办人周国平曾说,“能运转一天,就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一天。”如今看来,“免费诊所”被事先不看好的人言中,“免费的东西都长不了。”(6月5日《郑州晚报》)

  免费诊所未能安然度过“七月之痒”,静悄悄落锁打烊。当年的雄心壮志,在骨感的现实面前,似乎激荡不起多少涟漪。

  不过,用诊所创办人周国平的话说:“这个诊所是医改的一个很小的探索,免费诊所实现了医药分开,促进了分级医疗,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它的存在就有意义。在这里看病,医生免费开方,患者自行去药店买药;退休老专家提供‘义务诊断、就医咨询和简易康复治疗’;接受卫生部门和红会监管……”只是,好事要办好,仅靠一腔热血,显然太过艰难。

  据说,免费诊所办不下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义诊的老专家们身体受不了。诊所有9名固定志愿者:4名退休的护士和5名专家。3位老专家80多岁了,高峰时病号200多人,老专家们累得先后病倒;二是诊所租用的场地房租太高。地处黄金地段,当初房租是60多万,房东还要继续涨租金。房子是私人的,不能因为你做公益就减免租金。贫累交加,诊所就只能歇业。

  有人说,在医疗机构要挣钱过日子的时候,免费诊所出来充当“鲶鱼”,搅乱了市场游戏规则,实在有点拎不清,关门是迟早的事情。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从社会结构来看,在全民免费医疗不太现实的今天,小范围的“理想国”无疑是一块福利洼地,就像薅羊毛一样,不被薅死才怪——但从其实践过程来看,还是有几个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一者,看病难看病贵念叨了这么多年,相关部门总怪民众不理解分级诊疗的初心,怪大家一窝蜂去大医院。那么,免费诊所200多病号而门庭若市的现实说明了什么呢?它起码说明一个现实问题,病患不是不能接受小病去诊所,但如果小诊所和大医院的费用相当,如果基层卫生机构也习惯了“小病大治”,等于花同样的钱,谁不想购买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呢?因此,分级诊疗的关键,是要发挥价格杠杆的效用:在确保医疗效果的前提下,小诊所少花钱、大医院多掏钱,消费习惯自然可以靠市场来改变。

  二者,免费诊所治病救人,将公益属性做到极致,却终于累趴下了自己,那么,它拷问的就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慈善机制,更有新医改实践对体制外探索的敏感与睿觉。有人说免费医疗肯定长不了,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正如在我们身边,有早餐铺子、有高档饭店,也有爱心施粥摊一样,它承担的道义责任和补位功能,虽然不可能解决医疗领域的全盘问题,但终究是有益补充,是测试现有机制下看病问题的一张试纸。免费或者微利,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怎么让这些善心善意存续下去,第三方社会组织或者公共权力,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关切免费诊所的命运,显然不是一道单纯的良心命题。

  启动于2009年的新医改,疏忽已过5个年头。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还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难题。于此背景观之,不妨让免费诊所活得更长久些,倒不是说给周边居民占多大的便宜,起码可以看看,患者需要什么、看病难在何处、医改还缺什么……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