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大数据广泛运用于社会治理的是数据共享的缺失
信息是资源,数据也是生产力。上海市利用大数据实施道路交通管理,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再次证明了数据也是生产力这个道理。
海量的信息,庞大的数据,看似毫不相干的数字,其背后却蕴含着某种规律。利用相关技术,分析出这些规律,为我所有、为我所用,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所在。目前,商业领域的大数据运用,无疑着手更早、效果也更为明显。在社会治理方面,虽然政府部门有着数据收集的先天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大数据的运用还远远不够,大数据对社会治理的巨大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有人说,在信息社会,数据将成为核心资源,就像农业时代的土地、工业时代的能源。数据是否真有如此大的价值,姑且无法预判,但可以预料的是,未来的世界,将成为数字的世界。如果没有“数据也是生产力”的意识,便没有挖掘和利用数据价值的动力。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服务及其他领域中,决策更加倚重于数据的分析,而不再基于经验和直觉。因此,在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重视大数据的价值是不二选择:用之则事半功倍,弃之则事倍功半。
从我国信息化水平来看,大数据技术已不是问题,而制约大数据广泛运用于社会治理的是数据共享的缺失。从社会治理的主体看,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中,政府部门无疑拥有最多最真的数据,然而别说政府部门与其他主体共享数据,就是在政府部门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也有着厚厚的“数据壁垒”。比如:办理准生证,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便民措施,但当事人还是觉得麻烦。如果政府职能部门能做到数据共享,当事人就用不着开这证明那证明,到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就能办理完毕,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理。
当然,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社会治理省时省力省心;用之不当,造成信息泄露、数据流失,从大的方面讲,可能危及国家安全,从小的方面说,可能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因此,大数据的安全问题需要格外重视。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