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想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必须要考虑如何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切实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
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群血肉联系,需要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推进群众工作的规律化、制度化、体系化。
一是牢记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就等于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弱化了党生存发展的力量,丧失了党得以立足的根本。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追求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在实践中为之不懈奋斗。党的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我们党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是为了民族振兴、人民富裕;我们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美好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想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必须要考虑如何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着力增强全党的宗旨意识。对各级党委、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来说,着力提高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就必须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为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此,应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牢牢把握党的的群众路线,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上自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打折扣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绩为民所树,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福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三是领导干部要讲群众感情。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一个核心是群众感情问题。群众路线贯彻不好、群众工作开展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群众感情出了问题。能不能心贴心、手拉手、面对面地真正与群众交心谈心、亲如一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因此,要防止党脱离群众的危险、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就必须要讲群众感情。一方面,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另一方面,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此外,还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是努力提高代表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的能力。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党自觉做到了把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融合。具体说来,党的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代表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的能力,着力提升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做到,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打实地关心解决民生问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给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惠。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牢牢把握“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真心真意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关心群众疾苦,坚持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其次,要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紧迫民生问题。具体包括: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着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等。此外,还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精神研究中心 执笔:肖纯柏 张书林)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