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并购潮,意味国际分工再调整

2014年05月26日 08:09   来源:人民日报   暨佩娟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大企业并购活动十分频繁: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最近宣布斥资485亿美元收购一家卫星电视运营公司;美国社交网站脸谱宣布以190亿美元收购一家即时通信应用公司;美国药企辉瑞公司以逾千亿美元的报价对收购英国第二大制药公司阿斯利康表现出强烈的意愿;位于芬兰的诺基亚总部大楼挂上了微软的标志……一系列大型并购活动,在资本市场引发了震荡。

  据统计,截至4月28日,全球企业今年累计并购金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远高于2013年同期规模,创近7年来之最。其中并购额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案共13起,总额接近32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美国彭博社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企业并购总规模预计可达4万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并购规模第二大年份,仅次于2007年。

  美国企业是此轮并购潮中的头号明星。2014年以来,美国共发生海外并购555起,总额高达1690亿美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总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并购案占60%。究其原因,一方面,美国经济目前逐渐回暖,市场信心也在恢复之中,美国企业持有的现金较为充裕,对稳健项目的投资意愿比较强烈;另一方面,为规避国内高额税收,美国企业倾向于购买国外企业或在海外注册公司,在海外设立“金库”。此次辉瑞收购阿斯利康的原因之一,也是受到英国低税率的吸引。一旦收购成功,税基将按照英国标准计算。

  企业并购之举,多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的战略调整,也意味着产业链条和国际分工的大调整。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一家企业很难在多个领域做到“高、大、全”。因此,跨国企业往往会通过并购和重组,剥离、出售与本企业核心产业不相关的资产和资源,专注发展优势业务,提高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或是通过收购来争取获得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应该看到,越来越多的亚洲企业具备了更高的国际化视野和资金实力,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通过并购来获得领先的技术和知名品牌的使用权。据统计,今年以来,亚太地区(不含日本)的并购金额已达224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激增83%。不过,由于缺乏专业人才、不熟悉国外并购流程和商业环境,以及对双方文化的差异缺乏深刻认知,新兴市场企业寄望通过海外并购实现华丽转身,往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如何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加强并购后的文化融合,提高业务整合能力,从而把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这是所有参与并购的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