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14副"兼职便于工作?专家别顺着政府的杆子往上爬

2014年05月14日 08:16   来源:红网   张卫斌

  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政府办公室配备1名主任14名副主任共15名领导一事引发关注。官方回应是为工作需要,有些副主任是挂职。对此,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国权教授认为,兼职可以便于工作开展,“诸暨是县级市,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可以以该办的名义来协调不同部门开展工作,假如只是一个职能部门的主任,就不能协调。”(5月13日新华网)

  诸暨市政府办主任超员引发公众和舆论质疑。对此,诸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回称是“为了工作开展方便”。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国权教授的上述观点,和诸暨市官方的回应不谋而合,难免给人一种“顺着政府的杆子往上爬”的感觉。

  一个县级市政府办设有14个副主任,“可以方便协调不同部门开展工作”。陈国权教授的这一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如果政府部门的工作都要政府办出面协调,那还要这些政府职能部门干什么?难怪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持反对意见:“以兼职、挂职来任副主任的形式的确存在,但是这些都不是理由。14个副主任这么庞大的队伍,怎么解释都难以让老百姓信服,合理性在哪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郁建兴也表示,政府人员编制应服从于事权,“应当根据事务的多少来决定配多少编制。”

  每当政府遭遇公共危机事件,总有一些专家教授出面替政府解围。前不久,湖北神农架机场通航,引发舆论对神农架生态担忧和质疑。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唐兆子出面替政府解围说,从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来分析,机场的存在对动物的影响不会太大。将来,对于从未见过庞然大物轰鸣地从头顶飞过的动物,他们也许会惊恐不已,但过一段时间发现对自己没什么危害后,就会逐渐习惯。

  专家的理论是多么荒唐与滑稽。请问唐兆子高工,您是怎么知道猴子的切身感受的?你怎么知道噪音对猴子没有危害的?如果猴子能够适应飞机轰然飞过的噪声,那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还要下大力气治理噪音、雾霾等环境污染?慢慢的适应就是了。

  毋庸置疑,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大批专家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必须看到,随着近年来学术腐败之风愈演愈烈,少数专家学者的科研道德底线已经荡然无存。少数专家学者扮演的是极不光彩的角色。作为政府的智库,有少数专家学者在为政府决策出谋划策提供依据的的时候,有违科学精神,违背民意,昧着良心,顺着政府的杆子往上爬,作出违背科学精神的论证,有些重大工程已经被证明遗患子孙后代。还有少数专家学者乐于充当企业代言人。北京某著名高校学者曾发表“三聚氰胺无毒”论。原卫生部一位专家说: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两个,没有吃掉多少铬。去年年初南方供暖争论不休之际,无锡某专家说:“对于南方居民而言,已经习惯冬季的湿冷气候,如果突然增加集中供暖,可能导致居民身体的不适应。”

  诚然,专家学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政府建言献策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但是,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是建立在科学精神的基础之上的,不应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更不应向权力谄媚。如果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屈服于权力,顺着政府的杆子往上爬,专家学者的权威性、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必然全都打了水漂,其结果必然是祸国殃民。这样的专家学者,和哪些在街头玩杂耍的猴子,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样的专家学者与其说是在替政府分忧、解围,不如说是在为政府添乱。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