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铁证如山 不容否认-中国吉林网

2014年04月26日 08:02   来源:中国吉林网   田文广

  否认侵略历史、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鼓噪修改宪法……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屡屡制造事端,试图美化给亚洲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这些公然挑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

  历史是不容否认的,档案就是最好的铁证。连日来,吉林省档案馆发掘整理和公布一批侵华日军遗留档案,再一次将日本侵华的罪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侵华日军自己形成的档案是日本侵华历史最真实的记录。档案中涉及日军以政府行为强征“慰安妇”、向731部队“特别移送”人员、实施南京大屠杀、残酷奴役劳工、对中国军民实施种种暴行、对我国东北地区实施移民侵略、囚禁审讯虐待美英战俘、镇压东北抗日联军等内容。这些档案,有的对日本侵华罪行提供了原始证据,有的对早已被国内外公认的罪行提供了新的佐证。

  有史为证,再多、再圆滑的狡辩都是苍白无力的。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国都”,这里遗存大量日本侵华时期的档案。目前,吉林省档案馆有日本侵华档案10万卷件,其中九成是日文,真实地记录了日本侵华的各种活动。这次整理公布的档案只是冰山一角,但就这一角,日本侵略者反人类的罪恶已罄竹难书!进一步发掘、整理和研究,让更多的档案重见天日,让更多的史实得以还原,给无数仁人志士一个交代,还世界一个真相,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坚信,随着档案翻译、解读工作的继续,日本右翼势力的任何诡辩必将沦为笑柄!

  以史为鉴,我们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以铁证揭示日本侵华战争中的种种暴行,在帮助我们更准确、客观地认识这段历史的同时,也让我们更自觉、深刻地反思那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的警示鞭策着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中国完全有能力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民族,但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唯有牢记历史,法西斯才不会重来,和平才可预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敢于直面历史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获得世界的信任。铁证如山,世人共见,掩耳盗铃,其行不远!

(责任编辑:梓莘)

共(2)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 页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