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18种常见车型中系数最高的为1273%,最低为272%。
所谓“零整比”,就是一辆车全部零配件的价格总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零整比越高意味着后期维修保养成本越高。以最高的1273%为例,这意味着,如果更换这款车的全部配件,所花的费用可以重新购买12辆整车!如此畸高的“零整比”,堪称中国车市最“黑”一环!
由于厂家是4S店的供货商,如果供货价格高,终端销售价格必然不会有什么优惠。而在4S店层面,因为要维护庞大的店面开支、人力资本和库存成本,零配件售价也会被进一步抬高。这就是俗话说的:卖车不赚钱,修车赚钱。道理也很明显,如果售车阶段的价格太高,就会将消费者赶到竞争对手那里,因为不同品牌的销售商是不会有价格同盟的。但只要售出后,车主就会成为自己的“忠实”顾客,那么同一品牌下形成维修和售后服务的价格同盟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你是宝马车主,你无论去到哪一家4S店维修,都要面对同样价位的零部件和工时费,除非你愿意到街边修车档去维修。
更重要的是,售后的“价格同盟”不但公开,而且还能逃避价格法规的监管。因为车主大可以不去4S店而选择街边修车,4S店要价太贵就没生意。但实际上,别说是宝马奔驰,哪怕是经济车型,如果遇到核心部件问题,或在街上买不到副厂件的,还是得服服帖帖去找4S店。因此,4S店是不会担心售后生意冷清的。即使低端维修保养的生意被街边档口抢了,那么完全可以在其他更加“高端”、隐性的维保上大做文章,随便换个贵价零件、做个深度维护,都可以牢牢掌握市场份额。从这个角度看,山寨店家捡到的只能是市场的残羹冷炙。
此次发布车型的“零整比”,带给消费者的是惊诧之后的无奈。因为消费者购车之前或者还可以用“零整比”来衡量一下自己的选择,但购车本身是一种看似理性实质感性的消费行为,许多买进口豪车的人都知道这些豪车在生产国价格并不高,但这依然不能阻挡其购买。“零整比”也是如此,在国外四五倍就算高的了,但在国内最高竟然去到12倍,如果不是因为消费者对某些品牌的追求太旺盛,怎么可能刺激厂家如此“吊高来卖”呢?能够制造销售神话的厂家,也是真正能掌握市场定价权的品牌,消费者的弱势恰恰也是其天生弱点导致的。
在汽车库存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如此充分的情况下,在售后服务上依然存在大面积的对消费者的价格垄断、价格歧视和不透明行为,这就是当下汽车行业的悖论。从政府监管层面来看,面对各大车型离谱的“零整比”,未必就能有效钳制。毕竟“增值”本身就是市场规律的一个重要标志。至于4S店潜在的价格同盟,也难以被法规所拆解和惩罚。当然,消费者还是很需要类似“零整比”的参照系,好好修正自己的购买行为,进而看穿国外品牌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