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中高三的王同学收到罗切斯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所学校全美排名第32名。这所学校给王同学的录取通知书上第三段翻译过来的内容是:在得知你对泡面的狂热以后,辅导员推荐了你,委员会和我都确信你会坚持到底,并且能作为罗切斯特的一员成长得更加强大。(4月2日《东南快报》)
这则新闻迅速被阐释为“高三男生因爱吃泡面被美国名校录取”,这显然有片面解读之嫌。毕竟,相关考试的成绩好、分数高是必然的敲门砖,在成绩达标的前提下,“爱吃泡面”这样的个性成为他被录取的优势,这才是对此事更为全面的解读。
即便如此,也让人惊讶。在公众的固有认知下,一名学生要被名校录取,分数是命根,其他的都是浮云。至于因为爱吃泡面被名校录取,更是不敢想的事情。这源于中美教育的差异——中国教育注重分数的公平,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美国教育注重个性发展,以培养能力为根本要义。于是,当有人的爱好与众不同时,其“个性标签”的优势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说到底,名校因为高中生爱吃泡面而优先录取,是对学生个性化的一种尊重与塑造。据悉,一般美国顶尖的文理学院不会招收两个背景相似的学生,如果两名申请人都毕业于重点中学,成绩优异,他们只会从中挑选个性标签更加鲜明的。现实教育中,美国大学对个性的鼓励也是显而易见的,每年耶鲁大学都会在入学典礼上介绍一位新生,有一年,校长就推荐了一个擅长做苹果派的女生。校长解释,几乎所有同学的爱好都选择了运动、音乐、绘画等,从来没有人会写“擅长做苹果派”。
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优先录取爱吃泡面的同学在意料之中,估计从来也没有哪个学生会在兴趣爱好上写“爱吃泡面”吧。爱吃泡面就是一个个性标签。自然,如果要上纲上线地认为“吃泡面影响健康,高校优先录取有不负责任之嫌”,那未免有些不解风情了。毕竟,“爱吃泡面”只是被录取的原因之一,甚至只是一个鼓励个性的幽默化说法,如果你硬要较真你就输了。
通过这样一起事件,足以启示我国的高校。尽管这些年我国高校在世界上的排名不断上升,但科技类的诺贝尔奖、钱学森之问仍然无解。不敢说“塑造个性尊重个性”就是我国高校落后的主要原因,但肯定是原因之一。毕竟,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个体的个性越发展,社会就越有朝气与活力。因而,希望我国的高校,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还要尊重与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