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正规身份缺失,许多临时工过着一种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生活,在单位逢人便矮三分,成为不折不扣的“二等职工”,个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山西省汾西县2011年组织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后三年没有安排面试的消息,汾西县回应称,已经拿出了后续招聘工作实施意见。有汾西听众给央广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反映汾西县多个政府部门大量聘用临时工,他们的工资最低的每月只有300元,大大低于山西省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汾西县重启事业单位招聘,也给这些临时人员带来希望。
由于近年来一系列负面公共事件被曝光,一提起临时工,人们脑海中往往和凶神恶煞的暴力执法者如城管等联系起来,拳打脚踢的形象令人不寒而栗。对于临时工而言,这绝非问题的全部,而是一种很大的误解。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正规身份缺失,许多临时工过着一种朝不保夕、提心吊胆的生活,在单位逢人便矮三分,成为不折不扣的“二等职工”,个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早在1995年1月1日劳动法实施后,从法律角度来看,“临时工”这一称谓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临时工仍然在不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没有编制、缺乏保障、待遇不公,更有动辄服役数年的临时工,几成历史遗留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临时工长时期存在?
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一些用人单位看来大量使用临时工可谓是好处多多:需要时就用,不需要就随时赶人,且成本十分之低,甚至有的单位还别出心裁向临时工收取管理费。由于官本位思想浓厚,一些用人单位领导轻视基层劳动者,对于临时工不闻不问,甚至内心深处存有“给你一碗饭吃就不错了”的想法。出于方便转嫁责任的考虑,一些时不时处于风口浪尖的用人单位从一开始就打算利用临时工来推脱责任,完成正式人员不愿做、不屑做、不想做的事情,直至社会舆论将各种不良现象都归咎于临时工,使其兼具出气筒、受气包、挡箭牌多重身份。
形形色色的临时工长期泛滥,甚至愈演愈烈,最终损害的是政府公信力。一个有威信、有影响力的政府必须要坚持依法行政、勇于承担责任。但是在临时工的问题上,二者皆不见踪影。个别基层行政机关长期大量聘用临时工且无正式说法,本身就违反了劳动保障方面法律法规,又有临时工做替罪羊,一些行政乱作为甚至违法行为愈发肆无忌惮上演,凡此种种,涉嫌双重违法再加两头推卸责任,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又从何谈起?
管中窥豹,从临时工问题可以看出当前基层行政治理中存在病症之一斑。在一些基层行政机关,面临着人员、经费短缺,但是所承担职能、执法任务却有增无减;这些基层行政机关往往习惯于大包大揽,纵然人手捉襟见肘也不肯放权给市场和社会,以致大量使用临时工弥补自身不足,损害劳动者权益,同时最为严重的是容易导致行政权力无序运行,甚至出现权力外包怪现象,违背现代法治政府基本精神。
要彻底解决临时工问题,不宜过于指责基层行政机关,而要进行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去年曾撰文指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对全国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全面清理,未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执法工作,对被聘用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合同工、临时工,应坚决调离行政执法岗位”。行政执法人员是当前临时工问题的重灾区,对其进行清理整顿势在必行。可以以此为契机,自上而下大面积规范临时工聘任、使用,坚决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严格实施劳动监督检查,同时对基层行政机关权力架构和运行不断优化调整,以临时工逐步退场倒逼简政放权和机构改革。
跟帖
编制情结令人悲哀
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公职岗位无可厚非,但为了一个编制,临时工们从年少青春到而立之年,拿着300元的月薪,把所有青春消耗在打打字、发发文件等事务性工作上,别说实现人生价值,恐怕连起码的家庭责任都很难承担。这样把进入编制内作为人生的全部意义,是不是得不偿失?毋庸讳言,这种编制情结支配下的盲目执著,很难让人哀其不幸,只会怒其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