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回购利率26日加速上涨,显示季末效应造成的短期市场利率波动渐近高潮。分析人士认为,时点因素作用下的利率脉冲难成气候,尽管货币市场利率已走过季节性低点,未来中枢水平可能会出现一定抬升,但今年货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性有望增强,利率波动将被限制在短期和局部范围内。
临近季末,货币市场再掀波澜。银行间中短期限回购利率26日加速上涨,指标7天利率跳升近100基点,重回春节前后高位。市场异动戳痛投资者神经,悲观论调卷土重来。有人担忧货币市场会重蹈去年下半年的覆辙,流动性将再次剧烈收缩。
目前来看,大可不必担忧历史重演。此次利率上涨的期限特征显示,流动性至多只存在局部收紧,整体压力不大。数据上看,回购利率上涨集中在部分跨月期限品种上,尤其是刚好跨月的7天品种。26日隔夜回购利率涨幅不到15基点,2个月、3个月等长期限回购利率还有所回落。回购利率短升长降,体现跨月资金需求上升的影响,也表明流动性并非出现全局性的收缩。此外,更能反映资金余缺的隔夜利率升幅有限,绝对水平仍处于较低位置,或表明资金面并未实质性收紧。结合市场真实感受来看,跨月回购利率的反应有些过度。市场人士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均衡,融资难度不大,部分回购利率跳涨与较高的开盘价有一定关系。可以预期,随着季末效应减退,接下来几日资金利率将逐步回归正常轨道。
但期待市场利率回到前期低位也不现实。此前货币市场流动性特别宽裕,根本原因在于年初银行体系超储率较高,得益于去年底财政存款释放、外部流动性贡献以及央行春节前维稳操作。而随着时间推移,银行开展资产配置行为、存款基础扩大导致的法定准备金趸缴及财政存款恢复净增长,逐渐消耗和挤占银行超储资金。同时,短期人民币贬值且汇率波动性加大,增加了外汇套利成本,再加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稳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等内外因素影响,未来外汇流入规模可能下降,央行外汇占款增长预计会放缓。在外部流动性贡献趋弱的形势下,银行体系流动性供给将更加依赖央行的流动性操作。但春节过后,央行公开市场已连续七周净回笼资金。有鉴于此,市场利率很可能已经走过季节性低点。事实上,在26日之前,7天回购利率已连续十个交易日上涨,这很难完全归结为季节性因素影响。往后看,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或将比3月水平有所抬升。一是,由财政存款上缴等带来的季节性压力加大;二是,低成本的外汇占款投放减少后,货币市场利率将会向央行提供资金价格水平靠拢。而春节过后,央行正回购利率始终稳定,且多数时间要高于市场利率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利率上涨将是有限和温和的,今年货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性有望增强。
首先,现阶段央行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性质,决定央行将继续以“底线思维”维持适度货币增长。如果未来增长“底线”被突破,则货币政策适度放松是可能的,如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看,货币政策尚维持不紧不松的中性基调,但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不大,这有助于市场悲观预期的修复。
其次,央行更加重视保持流动性的稳定。这不仅体现在货币政策报告的表述上,也反映在央行日常流动性管理实践中。如春节前央行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并举,保障过节资金需求,并通过划设“利率走廊”,稳定市场预期。显然,央行不希望“钱荒”重演。
最后,金融监管力度加强,有助于降低同业业务、表外业务、互联网金融等对流动性的影响。年初以来,缘于监管政策出台预期和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同业和理财的非标融资需求下降,非标资产对流动性的挤出和固化效应显著下降。与此同时,相关监管机构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和货币基金的监管,可能减缓银行负债成本上行预期对于货币市场利率的推升作用。
总体看,未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抬升,但利率上涨将是有限和温和的,今年货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性有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