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四季吉村,村干部给的统计显示,120多名学龄儿童中,有一半多都是处于一个未读书的状态。学校唯一的村小现在是三年才招一次学生,只有一名老师,十几名孩子。(3月26日央视)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让一个孩子辍学,不让任何孩子因贫穷而失学……这些本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语,在四季吉村却变成了纯粹的标语和口号。一个村有120多名学龄儿童,却又一半多处于未读书状态,显然,这个村的孩子或没有读书,或失学辍学了——大凉山“凉了”,大凉山的孩子“着凉”了,谁来治好他们的病?
四季吉村的贫穷,可谓积劳成疾。报道称,四季吉村被称为云端上的村庄,这里前年通路,去年通电,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手机信号。然而,对于这样的贫穷村,不应该是科教兴国的真空地带,不应该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薄弱环节。越穷越要搞教育,越穷越需要致富,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美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四季吉村是特困村,单靠美姑县尤其是四季吉村,不能解决四季吉村孩子受教育的问题。只说一件事情,足以说明问题:村里只有一所村小,学校只有唯一的代课老师,每月仅有400元工资……这样的条件和环境,如何把孩子“请”回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大凉山的孩子“着凉”了,必须赶紧医治。衣烂从小补,病从浅中医,不能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蔡桓公。如何医治,路径有三条:第一,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国家要加大对于贫困地区乡村教育的投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尽量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倾斜;第二,全国开展一次摸底调查,到底还有多少四季吉村这样的贫困村,摸清家底后对症下药,施以“一对一”治疗;第三,引入社会力量办学,让更多的慈善公益组织和企业来支持贫困地区乡村教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这些措施,就是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教育和发展的机会。但愿这一切,能够真正落实到四季吉村这样的贫困村,真正落实到贫困村的每一个孩子身上。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