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能走多远

2014年03月10日 09:15   来源:工人日报   尹雪梅 沈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意提到,要在‘走出去’中提升竞争力,我们光明集团也一直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并购海外的企业来提升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把光明食品集团打造成一家本土跨国企业。”3月7日,谈及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全国人大代表、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葛俊杰滔滔不绝。

  和葛俊杰一样关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代表委员不是少数。

  很多代表委员认为,随着目前中国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在跨国公司忙着适应中国国情倾力本土化的同时,我们也应从国家层面着眼,使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能“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打造一批跨国公司。

  必然选择

  2001年,“走出去”战略被正式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多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加国际竞争,迅速成长、成绩斐然。

  2012年度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排名,我国内地共有52家企业榜上有名,而在全球承包商前十强中,入选的5家央企排名位列第1、2、3、5、7名。

  但相对于中国的经济总量,我国跨国公司的数量依然太少,二者不相匹配。

  “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是经济规律使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跨出国门寻找更大发展空间是必然选择。”全国人大代表、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冯军说。

  冯军表示,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指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2013年我国GDP位居全球第二,达到56.9万亿元,经济长期持续强劲增长,以及中国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自身实力的不断提升都使“走出去”成为必然。

  葛俊杰也认为,随着中国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企业已具备“走出去”的技术、管理和资金实力,尤其是上海的一些大企业,而上海给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法规等支撑。

  在“走出去”成为必然选择的现实下,国内很多省市都提出要打造一批跨国企业,比如,上海市规划用3至5年形成5到8家达到商务部“中国非金融类跨国公司100强”入围标准的跨国公司,广东省计划到2020年打造10个跨国巨头。

  直面挑战

  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近十年来的复合增长率高达41.3%,预计在2015年前后将首次超过引进外资规模。

  尽管我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大量企业“走出去”也遭遇“走不远”的问题。

  例如,“走出去”总体规模不大,投资主体集中在少数重点企业,对外工程承包也集中在少数优势企业,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走出去”起步阶段,境外投资项目规模较小,投资可行性研究不到位,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

  “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境外投资项目评估机制、投资监管政策不明朗,也都是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瓶颈。”冯军说。

  全国政协委员张嘉极认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跟别人“走出去”的条件并不一样。比如,我国的光伏企业走进欧洲、能源企业走进澳洲以及华为走进美国等一系列教训都摆在眼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前亟待更全面的评估和分析,要做到知己知彼。”

  而全国政协委员万季飞在长期的对外贸易与投资促进工作中发现,缺少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存在法律风险是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境外投资兴业过程中面临的最为直接的挑战。

  万季飞表示,现在对外投资企业项目多、发展快,但是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熟悉国际市场变化、海外法律法规以及金融市场环境的综合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跟不上实际需求。

  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克服“走出去”战略中的挑战,也是诸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

  期待支持

  代表委员们认为,要让企业“走出去”走得更好,除了企业“打铁需要自身硬”外,最重要的是在国家层面上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科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跃文认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资本基础是有的,但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发达国家对跨国公司“走出去”支持都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国家也应加大对此的支持力度,应减少繁琐的审批程序。

  冯军代表也建议,出台有关产业融资贴息、税收优惠、外汇管理等支持政策及明确的产业投资监管政策,利用外汇储备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等,切实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

  实际上,这些年我国政府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并不断出台和改进相关政策,从大力加强宏观指导、切实完善政策支持、简化和规范境外投资管理、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和加强风险防范、保障人员资产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回答有关企业“走出去”问题时也表示,国家发改委今年将修订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管理办法,改进审批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透明度;商务部正在研究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

  很多代表委员表示,相信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定会有更宽松的发展环境,也一定能走得更远。(本报北京3月9日电)

(责任编辑:张无)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