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9200万,首周4.6亿,10天5.7亿,几乎打破了所有国产2D电影的票房纪录,按说这么部电影应该让群众们都喜闻乐见,但不少观众甚至不承认这是一部电影,对其口诛笔伐乃至号召抵制,连带着微博上让此片“滚出电影圈”的段子都成了热门话题——这部引发口碑与票房巨大反差的电影就是《爸爸去哪儿》。
所谓口碑与票房的倒挂,在国产电影领域已经不是新鲜现象了,但《爸爸去哪儿》在一路票房高歌猛进时,引发的批评浪潮之猛前所未见:以前骂电影也就是骂“烂片”,但面对《爸爸去哪儿》这部影片时,包括知名娱乐策划人独孤意在内的许多业内人士和广大网友甚至认为其根本就不能算一部电影——连“片”都算不上,自然连“烂片”也不够格。坦率的说,从类型片的角度来看,《爸爸去哪儿》的确有点四不像,虽然放映时从技术层面将其归于纪录片的范畴,但其核心就是一期亲子类的综艺真人秀节目,就是湖南卫视播出的《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电影版而已——真人秀节目广义上也可以算作纪录片,但毕竟没那么典型。不过,真要掰扯概念的话,凡是有足够时长的一段活动影像就可以被当做电影,至于当下在院线放映的商业电影,只要经过一系列审批手续,进行了商业放映行为,那就是“片”。如果说,真人秀节目搬上银幕不算电影,那一部话剧搬上银幕算不算电影?一场行为艺术搬上银幕算不算电影?事实上,从电影史的角度来看,最早的电影都算是纪录片,而一些话剧、行为艺术也常以电影胶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进行放映,特别是一些富含当代艺术气质的影片,上述形质都屡见不鲜。
所以,说《爸爸去哪儿》重新定义了电影,是不熟悉电影史的夸大其词,我们至多能说:《爸爸去哪儿》拓宽了国产商业电影的类型样貌。不过从某种意义上看,《爸爸去哪儿》的火爆热卖在世界电影产业的坐标里也有其独特的地域意义:此前在西方影坛,更多的是电视剧、电视动画片推出电影版放映,这类电影作品也是整个影视叙事系列中的一部分,基本都可算作故事片;而《爸爸去哪儿》则完全是将一档亲子类综艺真人秀节目原封不动的搬上银幕,并取得空前的成功,这在世界电影产业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凤毛麟角的海外例证之一是改编自电视整人节目的美国电影《搞怪蠢蛋秀》),即使在《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原产地韩国,这也只是一档火爆的电视节目而已,并未被改编成火爆的商业电影。
公允地说,《爸爸去哪儿》是国产电影在内地市场上的一次成功探索,而且完全建诸在本土经验的基础上,反映出了国内影人对于国内电影市场独特性的认知。国人观影,可能总有些“看戏”的心理,学界对中国电影也有过“影戏”美学的阐述,从一开始,中国观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电影理解成银幕上的戏台,逢年过节的时候看场庙会瞧个大戏凑个热闹,也正是《爸爸去哪儿》的观影心理基础之一。家长们带着孩子们走进影院,聊天的拍手的说笑的嬉闹的全作一团,但并没有人介意,这正是《爸爸去哪儿》所呈现出来的独特观影氛围——一次春节期间的亲子大聚会。从电影史的角度来看,电影其实最早就生存在游乐场、马戏团之类的地方,本就是市井小民们看西洋镜的地方,由此来看,《爸爸去哪儿》倒是传承了影史祖先们庙会和镍币影院式的原始娱乐功能。
也正因为此,《爸爸去哪儿》是否对后来者有借鉴意义,很难评估(诟病其拍摄时间短毫无意义,这本就是一档电视节目,真要算时间得把电视节目的制作时间都算上才公平)。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爸爸去哪儿》的火爆也反映出国产喜剧电影、亲子合家欢电影的匮乏,贺岁档求片若渴,才会反衬出《爸爸去哪儿》的火爆。此外,从电视节目到电影,《爸爸去哪儿》一直把几个懵懂小童作为娱乐产品的核心,对其身心发育究竟有何深远影响,可能需要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门评估——尼尔·波兹曼当年说过的“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如今依然“细思恐极”。
(责任编辑:张无)